分享到: | 更多 |
7月7日,在与默克尔的正式会谈中,李克强总理再次阐释了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政策,“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保持定力,不搞强刺激,而是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凭借将劳动力、资源、改革、开放等红利淋漓尽致地挖掘发挥,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中国奇迹”。时至今日,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由于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与影响,其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经济发展中的种种表现,必然为世界所瞩目。因此,当中国政府针对经济转型发展出现的困难,强调保持宏观调控的定力时,自然也产生了不同的解读。实际上,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强调保持定力本身就在为转型升级和更好地发展提供和创造动力!可以说,定力即动力!
经济转型升级的定力与动力
当今中国,正处于从注重经济增长指标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指标,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张,注重量的指标(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总收入GNI,以及由此形成的人均GDP、人均GNP、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而经济发展则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全民福利的普遍提升,注重质的指标(世界银行曾经把经济发展的指标界定了6大类32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则把我国经济发展的指标归纳了7大类37项,美国学者阿德尔曼更是将经济发展的指标界定了7大类42项)。由于经济发展中包含着经济增长,因此有经济发展肯定有经济增长,而现实中许多国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脱节,往往经济增长快,经济发展慢,甚至出现了无发展的增长。究其根源,是因为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没有同步优化,特别是收入差距的拉大与不公平因素的增加导致的全民福利提升受阻,最终使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都不可持续。过去的中国,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就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三十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商品出口大国、第一对外商品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二政府收入大国等等。这一方面给我们奠定了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雄厚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注重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在有的地方带来了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有的地方只注重GDP的增加,把大楼建了拆,拆了建,这么做虽然GDP增加了,但经济并未实质性的发展。有的地方高速经济增长是以牺牲居民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健康为代价的,有的地方高速经济增长以安全事故频发来换取。特别是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全民福利的提升与经济增长脱节,反过来已经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
回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程,从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而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从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部署,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历经近二十年而不能完成,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缺少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定力以及由此而激发的动力。此时此刻,现实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全民福利的普遍提升为目标,保持定力,坚定推进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就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城乡社会结构不断向好;下大力气解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水平低、不公平的问题,在实现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上有根本性的进步;在促进劳有所得中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不断减少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这不仅在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更在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特别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能最终实现以下十大转变,即: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实现新型工业化)、从出口大国转变为出口强国、从品牌弱国转变为品牌大国与强国、从消费弱国转变为消费大国与强国、从总体小康(低水平)转变为全面小康(高水平)、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科技)强国、从金融大国转变为金融强国(最高境界货币国际化)、从军事大国转变为军事强国(保证和平崛起)、从文化大国转变为现代文化强国、从国家治理制度不完善转变为完善成熟大国。这些转变所迸发出的动力,必然促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全面深化改革的定力与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一些重要历史时刻及时改革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释放制度红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都是我国适应形势变化主动做出的重大制度调整,有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现在,制度红利有所减弱,甚至有些领域由于改革的缓慢形成了路径依赖和体制僵化的“制度陷阱”,要消除“制度陷阱”,创造制度红利,必须保持定力,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基于此,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认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我国各项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唯有树立赢得改革的强烈信心,保持不断深化改革的坚定定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改革,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释放并创造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期叠加”背景下宏观调控的定力与动力
当前乃至今后数年内,我国经济发展都必须面对“三期叠加”这个严峻的现实。所谓“三期叠加”,是指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表现为,在经济增长上,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换到中高速增长的轨道上。在换挡期,经济增速必然要从两位数回归到7%—8%的潜在增长率附近。在经济结构调整上,最紧迫突出的就是产能过剩需要逐步化解。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5%。在这样的结构调整阵痛期,企业经营困难、增长速度放慢都成为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此外,我们还要面对前期刺激政策带来的投资和信贷规模过度扩张的问题,要防范和化解由此带来的风险和矛盾,这势必影响到经济增速,影响到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
针对“三期叠加”的现实,党中央、国务院保持坚强定力,通过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财政、货币和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在对宏观经济形势客观分析、精准研判的基础上精、准调控。在和默克多的会谈中,李克强总理表示,经过努力,二季度经济发展状况比一季度有所改善,但对于下行压力仍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将继续加强预调微调,实施定向调控。”定向调控,也就是保持调控定力,把想清楚了的调控方向、做法坚持住,不因一时的、局部的困难而放弃,进而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进行定向刺激、微刺激。
我们在定向调控上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通过持续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效果,通过推进政府的自我革命,取消不必要审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使制度更为公开透明,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来营造更加宽松便利、公平公正的环境,激励更多人去创业创造,让松绑的企业在市场上充分竞争,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断提升有效需求。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格局,加快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不仅可以改善民生、增加就业,也能有效优化发展硬环境,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三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做强。我国正处在新“四化”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十分关键。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农业、服务业发展,统筹采取措施,提升我国制造业等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将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定向调控与微刺激的效果开始显现,今年上半年出现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的局面。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其中二季度增长7.5%,比一季度稍快了0.1个百分点。在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中,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4.4%,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2013年为46.1%,第一次超过二产,今年上半年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到46.6%,继续保持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继续提高的势头。
可见,保持定力,赢得改革,赢得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保持定力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决策。保持定力是中国经济之福,是中国百姓之幸,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两个百年”目标的必然抉择! (作者系省委党校政经部主任、教授)
定向调控,也就是保持调控定力,把想清楚了的调控方向、做法坚持住,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进行定向刺激、微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