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朱克宁:去“伪”才能存真
——访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克宁
邱玥//www.workercn.cn2014-07-03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中国演出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变动。变动之中凸显出中国演出行业的弊端,同时也蕴藏着发展的机遇。如何在“危”中求“机”?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克宁。

  记者:演出市场缩水的重灾区在哪儿?

  朱克宁:自2013年8月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演出市场整体呈现急剧下滑趋势,很多演出单位尤其是国有演出单位的演出场次、演出收入均大幅下降,这一趋势到2013年底、2014年初跌至谷底,往年岁末年初例行的晚会庆典活动几乎全被取消,最繁忙的“演出季”变成最萧条的“敏感期”。

  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国有文艺表演团体。2013年,全国文艺表演团体总收入同比下降39.6%。其中,歌舞类艺术表演团体所受影响最大,年演出场次大都减少20%~30%,最多的减少了50%;多数交响乐团2014新年档期没有一场商业演出,目前很多乐手赋闲在家,领取1000多元的最低工资;部分传统戏剧类国有文艺表演团体虽然采取降低票价,减小规模,到二、三线城市演出等措施增加演出场次,整体收入却减少了。

  一方面,政府在剧场举办晚会庆典活动减少了;另一方面,由于以往剧场演出经常依赖企事业单位的包场和赞助,《通知》出台后,很多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取消了原订的包场和赞助,给剧场带来很大损失。此外,与2012年相比,2013年舞美工程企业总收入也下降了28%,许多舞美工程企业因承接演出项目锐减而转型、转行。

  在演出市场呈现整体下滑趋势的同时,一些不在《通知》指向范围内的演出类型和大部分民营演出单位基本未受影响,如演唱会、音乐节等演出场次和演出收入基本与2012年持平,话剧演出平均上座率达到70%,小剧场话剧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民营演出团体、民营演出公司以及与演出相关的民营文化公司由于一直扎根于市场,以市场需求带动项目运作,很少获得政府的补贴和扶持,也因此基本未受《通知》的影响,反而获得更大的市场机会。

  记者:此轮调整暴露出演出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着哪些问题?

  朱克宁:我国演出市场发展至今,推动市场发展的因素,来自两股“动力”:一股来自市场本身的需求,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股来自政府的推动,包括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投放大量的扶持资金。

  但是,其中部分政策与资金的消化方式却与试图达到的目标发生了偏差:国有院团转企改制是为了面向市场,却以“走市场”代替了“市场化”,将原来的剧目直接拿到市场上,结果适销不对路,市场并不认可。同时,政府举办的庆典晚会,吸纳了国有院团的演出项目,营造出繁荣景象,却由于政府项目的非市场化运作方式,反而扰乱了演出市场正常的价格体系和运作规律,并导致腐败滋生。其结果,“演出”被分割成两个市场:一个是按照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规律带动的真市场,另一个则是由政府需求形成的“伪市场”。称之“伪市场”,不仅因为其非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也因为在遇到政策调整时暴露出来的脆弱和不稳定。

  记者:我们注意到,眼下一些以做政府项目为主的国有演出单位开始将目光转向市场,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步扭转了颓势。

  朱克宁:就演出市场而言,《通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去伪存真,还市场以本原。

  首先,目前我国演出市场尚不成熟,尤其是剧场演出仅靠票房收入难以维持,需要各类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国有企事业单位以赞助、包场等形式予以支持。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能够出台一个后续文件,对支持的方式(如设立基金)作出导向性规定,并对某些模糊的提法,如“奢华”“铺张”“大制作”等给予明确、清晰的界定。

  其次,2013年,国有院团大部分刚刚完成转企改制,内部结构尚未稳定,外部市场也未打开,还是拿原来为获奖而创作的、并非市场所需的剧目去“走市场”,结果可想而知。《通知》恰在此时出台,把原本能够吸纳国有院团演出项目的这部分“市场”砍掉了,对转企改制的国有院团无异“雪上加霜”。我认为国有演出院团的当务之急是提升艺术水准而不是向市场要效益。

  此外,倡导节俭办晚会与提倡舞美艺术表现、反对奢华的大制作与追求舞台设备科技进步不应该相悖,建议国家应当鼓励演出领域的科技创新,培养文化科技人才,设立演艺科技进步的专项奖励,推动我国演艺设备科技的研发与应用走在世界前列。(本报记者 邱 玥)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