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改革的路线图与时间表正在逐步展开
记者: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也过去半年多了,在您看来,改革在总体层面进行得如何?
辛鸣:在我看来,中国的改革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可期可待。有这样三个特点尤为突出:
一是对改革更加自觉、更加坚定、更有信心。中国有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经过30多年的改革,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心态有之,担忧改革带来的负面问题而不愿意继续改革的心态有之,面对改革碰到的雷区、硬骨头不敢去碰的心态也有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再出发的集合号,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重申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还是李克强总理突出强调的“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都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深刻自觉和高度自信。更让我们欣喜的是,这样一种自觉、决心与信心,不仅变为全社会的自觉、决心与信心,更已化为全社会的改革行动与改革实践。
二是改革的路线图与时间表正在逐步展开。进入改革新阶段,改革不再是单兵突进,而是要在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之下实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乃至党的建设各项改革协同推进;改革不再是零敲碎打,而要对一些具有结构支撑作用的基础性制度做出重大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战略部署,勾勒出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伴随着中央和各地各部门改革领导小组工作的推进,这一路线图和时间表中的很多内容,比如财税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等,都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三是对啃硬骨头、涉险滩,打好改革攻坚战有了充分认识准备和政策准备。改革说到底是利益的调整,在守护利益固化藩篱的群体中间,有一部分很可能就是我们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曾讲过一句话,“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这番话既意味深长又振聋发聩。如果作为改革领导者、推动者、执行者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干部没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不向自己开炮、在自己头上动刀子,就很难取得改革攻坚战的胜利。从十八大以来越来越深入的反腐败到政府行为模式的转变,中国社会不仅找准了改革的着力处,而且已经开始发力了。
要有主张,要有定力
记者:为什么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有主张、有定力指的是什么?我们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有哪些期待?
辛鸣:我们的改革从来不是为改革而改革,尽管我们的改革是从摸石头开始的,但始终有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过河”。这“过河”的具体内涵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明确提了出来,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我们一些同志在解读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时,往往喜欢讲后一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乍一看好像问题不大,但弄不好会导致严重的甚至是颠覆性的错误。对于今日中国社会来说,国家治理体系是有确定内容的,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说到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舍此无它。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尚未成熟定型,必须做进一步的改革,而且是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的改革,但是这种改革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不是全盘否定,不是另起炉灶,更不是推倒重来。对于必须改的,纵有千难万险也义无反顾;对于不能改的,哪怕地动山摇也坚定不移,这就是“有定力”。
何谓“有主张”?就是明确国家治理的“应该”。国家治理的制度模式选择是与其价值追求、社会理想、奋斗目标、伟大梦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一切决定了中国社会国家治理的“应该”。
要有大智慧,更要有大觉悟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六个方面的重大关系,国家和地方的改革进程对这些重大关系处理得怎么样?
辛鸣:六大关系是科学改革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把这六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中国社会的改革才会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蹄疾而步稳”。
比如,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但是解放思想不等于一味否定历史。这些年来改革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有些时候为了纠正弥补一些改革乱作为,其成本之巨大、困难之严重甚至远远超过推进改革本身。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放思想,才是科学正确的解放思想,也才可能真正解放思想。
又比如,改革肯定是从某一点率先突破,但如果整体推进跟不上,不仅事倍功半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同样,不考虑局部的利益,没有局部改革的成功就不会有全局的改革成功;但不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部署局部改革,局部改革也难成气候,甚至还会横生枝节。
再比如,全面深化改革再不能走一步算一步,但是“顶层设计”不是在办公室、会议室里闭门造车拿出所谓一揽子计划、终极方案,然后发一道红头文件要求全国各地照此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讲“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通过顶层设计为改革明确方向,通过摸着石头过河为改革探索道路,两者相辅相成,顶天立地,中国的改革之路才能走得更好。
应该说不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当我们把这些关系处理得好,改革就会顺风顺水、高歌猛进;当这些关系没有处理好或重视不够的时候,改革就会步履艰难甚至得不偿失。当然,要处理好这些关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些关系背后是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利益瓜葛。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不仅要有大智慧,善于统筹兼顾,更要有大觉悟,勇于自我革命。
用公平正义凝聚“最大公约数”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在您看来,“最大公约数”我们找得怎么样?它究竟有多大?
辛鸣:三十多年来,我们的改革高歌猛进就是找到了中国社会的最大公约数,进入新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更要善于寻找最大公约数。应该承认,今日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使得共识的凝聚越来越困难。但是不容易完成的任务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凝聚改革共识绝非伪命题。
首先,在坚持改革这个重大问题上中国社会是有广泛认知的。尽管在改革的节奏、改革的力度、改革的重点等等方面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中国的改革不能停顿、中国的改革不能倒退的社会共识是客观存在的。
其次,在通过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宏大目标上,中国社会也是广泛认同的。尤其是中国梦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其亲和性、包容性、广泛性不仅涵盖中国社会,也深深吸引着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
还有一点就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进步,民主法治权利意识的增强,零和博弈、负和博弈式的改革越来越难以持续,正和博弈共赢发展式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就是那些既得利益群体也会或被动或主动放掉既有不公平不正义的利益格局,以求和谐稳定。因此,让改革更加公平正义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最强音,成为中国改革的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