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推进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
——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王庆环
//www.workercn.cn2017-12-24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记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什么要牵头启动“地学长江计划”?

  王焰新:服务国家战略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肩负的神圣使命。“地学长江计划”酝酿三年之久,在陈颙院士等校内外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历经两年多的筹备和论证,我们决定举全校之力,实施“地学长江计划”,提升服务国家目标能力、解决科技创新发展关键问题。

  长江经济带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要真正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关键在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一方面要摸清家底,了解这个区域的资源环境状况与承载能力,研究如何在这个最大承载力基础上进行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活动,这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前提。

  另一方面,要以科教培育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绿色矿业、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这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在这两个方面,地球科学及相关学科都大有作为。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武汉又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高铁时代“四小时经济圈”的核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恰处于武汉光谷和未来科技城的核心区,基础好、区位优,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天时、地利、人和”的重大发展机遇。在院士专家的推荐和支持下,我们决定举起“地学长江计划”这面大旗,推动地学界向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进军,以期尽早在国家层面部署“地学长江计划”,这不仅是学校将自身战略统一到国家发展战略上来,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而且也是学校践行“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记者:今年9月公布的“双一流”方案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地学长江计划”对学校“双一流”建设有什么意义?

  王焰新:在地球科学发展到系统科学的今天,传统基础地质学科越来越被削弱,而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学科越来越突出。我校地学基础实力雄厚,但要保持优势,还需要充分发挥传统基础地质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新的学科群优势。我们的目标是依托“地学长江计划”,促进地学与非地学的交叉融合、深部与浅部地质资源环境研究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对比研究,在巩固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整体实力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学科群优势,培育更多的一流学科,凝聚成一个相互支撑发展的大学科群,形成新的学科高峰。

  与此同时,我们希望这个计划以实行PI制(学术团队制度)为核心,配置科研资源,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不断整合校内外优质学术资源,聚集国内外研究力量,搭建室内外的基础条件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努力实现人才、团队、经费、平台的资源汇聚,打造地球科学领域国际一流的学科和人才高原。

  建设一流大学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长江流域的管理越来越离不开地球科学,把地球科学前沿研究与长江流域的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越发重要。我们启动实施“地学长江计划”,就是在长江中上游、在武汉、在学校建立一个地域特色鲜明、领域方向集中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体量较大、长期稳定运行、涵盖学校主干学科的大型学术创新基地,引导学校研究力量聚焦长江流域,围绕长江流域开展研究,从而实现政府决策有高参、服务大众有专家、协同创新有平台,营造长江流域地学管理的新常态。

  地球科学研究区域广阔、领域宽广,长江经济带建设涉及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和层面,哪怕是加强这个区域与地质过程密切相关的、多学科协同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都是一项十分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绝不是仅仅地大一家就能完成的,更不可能是一个学科方向或者一个研究团队就能解决的。因此,我们希望把它做成一个学科交叉、协同共享的基地,热忱欢迎对这个计划感兴趣的专家或单位加入,共同探讨和谋划重大科学问题,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美丽家园。

  (本报记者 王庆环)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