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法国水科学院院士、湖北大学特聘教授郑晓云
众所周知,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今天,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水问题和水危机。
根据联合国《2018年世界水发展报告》,目前世界有19亿人口生活在水安全无保障地区,2050年这个数字可能提高到30亿人口;在水质量方面,全球有18亿人口使用没有任何处理的饮用水,对于水相关疾病没有任何防范;全球所产生的污水有80%都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和再利用而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中国是世界上严重缺少水资源的国家,我国许多大城市都严重缺水。
日益严重的水问题、水危机已经引发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一种应对当代水困境的有效手段,水文化的运用不仅有广阔的前景,同时也有迫切性。
在最近参加湖北大学与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联合主办的“水与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水历史探索”国际研讨会期间,记者专访了法国水科学院院士、湖北大学特聘教授郑晓云先生。
记者:在水危机严重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水文化?
郑晓云:水文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早在2006年,世界水日的主题就是“水与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水文化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存在于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中。
大量的研究表明,水文化作为人水关系的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维持人与水环境之间的良性关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水文化不仅是人类保护水环境的一种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人类享受水的高级形式。在中国西南的很多少数民族之中,历史上的水环境保护主要依赖于人们对水崇敬的观念、宗教观念、社会规范以及相关的技术等,各民族的水文化体现了人水之间特殊的关系,同时也保护了水环境。从藏族等少数民族人民将河流、湖泊视为神圣的地方加以保护,到傣族、哈尼族、壮族人民将水看作是创造世界的物质、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神圣媒介、人的生存的根本,从而在社会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水文化,实现了人水之间的和谐,都表明水文化是人水之间和谐关系的基础。
不论我们今天是否对水文化加以总结研究,它都已经长期、客观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当人类和自然发生互动关系,尤其是和水发生关系时,人们就产生了对水的认识、水的观念、管理水的方式、社会规范、法律,对待水的社会行为、治理水和改造水环境的技术,以及通过文学艺术、宗教、物质建设等方面表达出来的对水的感受、认识、应用、管理、治理等构成水文化的要素。因此,水文化是人类文化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核心构成要素,对今天来说,不同民族、国家、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传统水文化都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文化遗产。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技术和工程的手段去化解当代的水危机,而必须通过建立人类对水的科学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制度和规范,也就是通过人类自身的约束和努力,通过文化、技术与工程的途径去应对我们面临着的日益严峻的水危机,这一观点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随着水问题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话题,水文化也跨越时空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可以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及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共同对话的领域,并且在水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客观而言,水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或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都还很年轻。
记者:在您看来,水文化在中国作为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与国际上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郑晓云:从差距上来说,我认为中国的水文化研究有三个方面与国际上有较大的差距。第一个方面是中国的水文化研究行业性的特点较浓厚,从事水文化的研究和应用的科研人员大多数来自于水利行业,近年来水文化研究和应用主要也是由水利部门推动的,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与此同时,社会上(尤其是非水利行业)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开展水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还很少,成果也不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这些主要承担科学研究任务的机构中涉及水文化相关研究无论是专家群体还是科研成果都是不能和水利行业相比的,这一点和国外的现状有鲜明的反差,因此水文化研究在中国还不是一个社会化的领域。在国外涉及水文化研究和建设的专家学者往往并不一定是水利行业的从业人员,更多的来自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这一点中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个方面是关注的内容。中国的水文化研究目前主要是探讨和水相关的文化现象、文化建设等问题。国外的水文化研究则注重于水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水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关于水的伦理道德问题、水文化和人权问题、关于水的传统知识及应用问题等,在学科层面上也更注重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学科去研究水和人类之间存在的文化现象。水文化已是一个社会化的领域,没有更多的行业化色彩。
第三个方面是我国水文化的应用和公众的参与程度还比较低。目前水文化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但是水文化研究的成果在实践中应用程度和一些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公众对水文化参与者分享程度都较低,没有成为水文化分享、拥有和实践的主体。在水文化普及程度较高的国家例如日本,政府和民间机构每年都会主办大量的活动,例如聘请专家学者进行关于水的公众演出,举办与水主题相关的绘画、摄影展览、音乐会、征文、水周等。
记者:从国际上看,水文化研究是如何开展的?
郑晓云:199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理事会的倡导和协调下,国际水利史学会正式成立,之后在英国、挪威、埃及、法国等举办了多次全球性国际会议。自2000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开了关于水与文化多样性的讨论,并且于2007年正式设立了“水与文化多样性项目”,提出了“水的文化多样性是可持续的关键”的理念。目前已开展了关于世界各地水文化多样性——水相关文化的数据库建设,2009年10月1日在日本京都召开了“水与文化多样性国际研讨会”,并且在积极致力于将水与文化多样性问题纳入政府间的正式对话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教育研究所已经决定将水文化的相关教育作为系统性的教育内容,开展相关的学位教育。
除了联合国层面上水文化建设活动之外,水文化相关研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关注和重视,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其中的教育、研究和推广工作。比如越南,已经设立了一个国家水文化建设项目,将水文化建设纳入国家的生态建设体系之中;在美国,很多大学都开有水历史、水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教学课程,一个重要的信号是美国人类学家协会已经成立了水人类学分会,水人类学的概念已经正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类学领域。
记者:中国水问题学术界应当与国际相关学界怎样通过开展合作来提升自己?
郑晓云:中国学术界近年来大力推动水文化的发展,大力拓展水文化的理论与运用研究,开展国际交流,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同时水文化的建设已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上,为中国水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因此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而言,水文化研究不仅在国际上有广阔的前景,也是中国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机遇,只要加强学科建设,中国就有可能将水文化建设成为一个在国际上领先的新兴学科。应当大力加强水文化的学科建设与研究工作,鼓励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从不同的学科对水文化进行研究,包括水文化的理论、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现象、当代的文化及其建设与运用等,将水文化建设成一个新兴学科。应当注重培养水文化研究与教学的人才,鼓励大学与科研单位设立水文化教学与科研机构。
缩小中国与水文化较发达的国家之间的差距,全社会更广泛的参与是一个关键。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说应当有更多学科的学者参与到水文化的研究中来,从社会的角度讲应当让全社会都拥有更丰富的水文化,享受到水文化建设的成就,使水文化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应当大力加强水文化的运用,一方面继承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优秀的水文化,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当代不同的人类居住环境特征与发展的需要,建设相适宜的水文化。在应对水危机、保护水环境的过程中,大力加强水文化的运用,将水文化运用到提高公众对水的认识、培养水环境友好行为、建设人水和谐关系、水环境建设与保护中,开展水文化宣传与普及,在改造水环境、建设水设施的过程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因子。
加强水文化的研究、建设和应用,不仅要注重物质层面上的水文化建设,例如水景观的建设、亲水场所的建设等,更重要的是意识和制度层面上的建设,提高人们对人水关系的认识,强化可持续利用水的制度建设和行为建设,这是缩短中国和国外的水文化建设差距的重要环节。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水文化研究和应用的前沿问题,例如如何通过水文化建设去应对气候变化、水文化和构建当代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文化认同的关系、如何以水文化作为手段促进水环境保护、水文化如何应对当代的水危机等,都是一些有待于中国学术界进行探索解决的前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