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这是改革开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一
改革开放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对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是根据生产力发展要求自觉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的重要手段,是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必然引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引起人们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
改革开放是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改革开放成效的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执行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开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人民当家做主得到有效保证,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这些都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改革开放为中国梦的提出和实现奠定物质基础、开辟前进道路、指明奋斗方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3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没有改革开放,就无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现实中的问题千头万绪,各种深层矛盾错综复杂,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实现中国梦进程与改革开放的协调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须处理好理想和实干的关系。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迎来复兴的曙光,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奋斗和埋头苦干。中国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理想,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实干,才能变为生活中的现实。同时,和平崛起的烦恼,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压力,发展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挑战,迫切要求党员干部求真务实、艰苦奋斗,迫切要求每一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劳。只会纸上谈兵而不知行合一,热衷于空谈误国而不求务实,追求形式主义而不脚踏实地,结果只能是大政方针落空、政策措施变味。讲实干,最重要就是要摆脱无谓的争论,从实际出发,实实在在搞改革、实实在在谋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中国梦。
必须处理好方向与方法的关系。实现中国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既要重视整体推进,也要重视突破重点领域的关键问题,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也要注重摸着石头过河,在摸石过河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在统筹规划中协力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把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结合起来,既要鼓励敢闯敢干,也要权衡得失、稳妥推进。
必须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首先要纠正那种以“发展是硬道理”为名搞违背科学发展的“唯GDP论”、以“效率优先”为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以“市场化”为名规避必要的政府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等错误观念和做法,坚决不再以牺牲质量而获得速度、不再用速度替代一切,做到速度与质量的高度统一。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要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在对经济工作的管理中,要用更多的市场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市场驾驭能力。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要把民生工作放到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把重大民生工程摆在发展工程的优先序列,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贯穿30多年改革历程。能否科学把握三者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的成败。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成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必须坚持的三个维度。力度不能小,改革不是修修补补,而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必须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各方面体制的实现形式;速度不能慢,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追赶型的,保持持续发展仍旧是必然要求,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只有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才能抢占先机,把握主动权;承受度不能冒,总结改革渐进式推进的成功经验,必须使改革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外围到核心、从增量到存量不断推进。同时,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改革的红利要体现在百姓切身利益上,发展的结果要惠及群众,稳定的环境要建立在民意基础上。
三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积极探索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的新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和谐幸福之路,是一条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成功之路。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朝着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继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财税体系,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活力。深化财税、金融、资源性产品价格等方面的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型企业和优秀人才创新创造创业,跟上世界科技革命步伐。
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重在向市场、向社会、向企业放权,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着力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真正做到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继续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着力推进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活力。
(执笔:温宪元 陈金龙 张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