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积极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叶飞霞//www.workercn.cn2013-12-02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经济互动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壮大自己,又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总体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出口、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工农业等许多重要产品的产量都进入世界前列,人均收入水平由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越来越多的领域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以经济全球化为时代特征的国际舞台。同时,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在应对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积极参与对亚洲有关国家的援助,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采取努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并积极参与和推动地区和国际金融合作。2008年,从美国开始爆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中国在确定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与欧洲的贸易往来与资金投入,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促进了世界经济回稳。过去10年,我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4.4%提高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输往世界各地,提高了进口国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促进了消费增长,中国发展的好处最终被全世界分享。

  文化交流既有利于为我国发展提供新的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又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建设。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是与跨民族等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分不开的,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过程,正是广泛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创造的优秀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最好证明。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中蕴含着的许多有利于人类和谐发展的优秀元素正在得到世界的重视。迄今为止,占世界人口86%的105个国家,已建立358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以传播中国文化,仅2012年就举办了“中欧文化对话年”、“德国中国文化年”、“土耳其中国文化年”、“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俄罗斯中国文化节”、“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中韩友好交流年”、“阿拉伯国家中国艺术节”等活动。中国文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正在逐步影响世界,这种影响不仅有利于中国,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建设做出了贡献,展示出中国作为负责任文化大国的良好形象。

  政治互信既有利于为我国在建立世界新格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又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目前,世界格局的战略性大变革持续深化,变革从经济领域扩大至政治、社会与安全领域,从中东向亚太联动,进而牵动整个欧亚大陆地缘战略格局的变化。中国崛起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战略大调整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中国被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越来越多政治议题与中国相关联。但是,崛起的中国并不追求世界统治和霸权地位,没有沿用世界历史上崛起大国挑战已有大国的“传统模式”,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今年,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明显增多。从3月份访问俄罗斯开始,习近平主席一年内多次出访,足迹遍及欧洲、非洲、美洲、亚洲的十多个国家,行程约10万公里,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G20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APEC峰会等数个多边舞台亮相,会见几十位外国政要,在不同场合反复阐释,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中国推崇国际社会应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体制的维护者、全球治理的参与者。

  科技合作既有利于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又有利于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国际竞争大背景下,为了获得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已经从科学家个人的兴趣发展到融合巨大财力、装备、人员的组织行为,科技创新也从一个实验室、地区、国家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科学创新也从纯粹的知识领域走出,成为现代化建设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正积极投入到世界科技分工和合作中,改变以往“拿来主义”的做法,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又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增进技术互动和交流,加强与各国的科研合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科技力量。今天,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方式已实现向“项目——基地——人才”转变,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并签订了100多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承认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并以平等的姿态寻求与中国的科技合作。

  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