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强化理论思维 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www.workercn.cn2014-04-04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所谓理论思维,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强化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理论思维。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理论思维强调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是解放思想,打破不合时宜、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的有力思想武器。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在国家的行政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预算制度、监督制度等重要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现实性,如果畏首畏尾、思想僵化,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进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应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的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形势下,我们应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这一法宝,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判断新的思想、观念、制度和政策的标准,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好经验,带领人民锐意推进各方面改革。

  注重对事物进行全面分析

  理论思维强调认识活动的全面性,要求认识事物既注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分清主次、统筹兼顾,防止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

  现在各地方各部门深化改革的热情很高,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准确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比如,有的只讲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只讲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讲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只讲分好“蛋糕”,不讲做大“蛋糕”、扩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等等。这些片面理解和误读,不仅不利于引导舆论、凝聚共识,还可能导致落实过程中顾此失彼、跑偏走样。实践证明,越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越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越要注重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全面性。目前国家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大多与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决策中存在片面性有关。比如,有的地方对经济增长情有独钟,忽视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群众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指数提高等,带来很多消极后果。片面性就是思想上的绝对化、极端化,极其有害。无论是推动改革全面深化,还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需要攻克的体制机制顽瘴痼疾、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兼顾的利益都很多。只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出发,切实克服思维的片面性,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重对事物进行整体考察

  理论思维强调认识活动的整体性,要求用系统的观点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既看到该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之间的联系,又看到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是推动改革全面深化的有力思想武器。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密切配合。必须围绕总目标,加强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统筹推进。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互相牵扯,甚至互相抵触,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按照系统性要求谋划改革与发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认真考虑和合理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求,使工作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前提。

  注重对事物进行动态把握

  理论思维强调认识活动的发展性,要求对待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应将其历史、现状和未来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解决任何问题都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不断调适治理手段与方式。

  当前,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将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才能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各项治理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当今社会发展进步很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科技新知识不断涌现,如果看不到客观条件的变化,思想落后于实际,一味用过去的经验解决新的现实问题,我们的治理能力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如果没有较强的治理能力,社会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日积月累就会积重难返,带来严重政治后果。这是被古往今来的许多事实所证明了的。


  理论思维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各级领导干部、各方面管理者只有勤于学习和思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形成与其工作职责相适应的理论思维能力,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执笔:王经西 朱 健 惠 扬)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