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走转改”,为强军兴军鼓与呼
——军队新闻战线践行群众路线深化作风建设巡礼
侯磊 本报记者 滕晓东//www.workercn.cn2014-08-19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优良作风是搞好新闻宣传、聚积强军正能量的重要保证。”今年4月,解放军报社社长、总编辑署名向全军军以上单位主要领导发出公开信,表示进一步加强报社采编人员教育管理,希望部队给予有力支持和监督。同时,在刊稿用稿上注重版面导向,坚持优中选优,规定“一版头条稿件报道一线作战部队和中心工作的比例不低于80%”,并在军综网上开通直达内部采编系统的传稿平台,方便部队官兵远程投稿,设立所有编辑都能看到的公共稿库,为好新闻脱颖而出提供好平台。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台《转作风改文风八项措施》《杜绝以稿谋私的五项规定》等制度规定,并通过定期回访听取部队反映,接受官兵监督,全力纠治采编人员作风漂浮、自律不严等问题。

  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一方面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经常性教育,另一方面针对节目播音主持人身份的特殊性,修订了《军事电视宣传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对播音主持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审批、监督、惩戒等情况进行了细化和规范,并完善了播音主持人、编辑记者绩效考评制度,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以问题为导向,中国军工报社从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能力素质、严肃新闻纪律等8个方面入手,广泛开展“加强职业道德、规范自身言行”活动,从严执纪治松软、责任追究治漂浮,制订出台《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

  火箭兵报社把作风建设作为“正本工程”来筹划,当作“基因工程”抓落实,组织开展“乐为强军作奉献、甘为他人做嫁衣”大讨论,对问题层层剥皮见骨,引导编辑记者由表及里、由思想到行动给自己“照镜、洗澡”。

  “作风建设是块难打的铁,只有自身过硬,才能改得实、打得好。”战旗报社副社长刘励华如此感言。今年,他们硬起手腕纠治下部队采访接受吃请、住地方宾馆等具体问题,并在政工网上公布监督电话,接受部队官兵的监督。

  近一段时间,在云南鲁甸地震报道中,许多军事记者第一时间奔赴一线,记录动人场景,摄下温暖瞬间,推出一批饱含真情、触动心灵的好报道,展示了军事新闻媒体面对突发事件及时高效的反应力、突击力和传播力,于灾难中凝聚起伟大的中国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无论在基层一线,还是在编辑部,形象就是传播力、就是影响力。转作风,军队新闻战线不仅仅“在路上”——

  一年来,广大军队新闻工作者把所在媒体当作展示形象的窗口,从日常行为严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军委十项规定方面,立说立行,善作善成,不搞特殊,以优良作风正身践行,当好“形象大使”。

  转作风,树形象,行动才最有说服力。转作风,军队新闻战线也不仅鼓与呼,更重行动——

  一年来,广大军队新闻工作者大力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虚功实做,以求实务实之风把工作落实到基层,回答官兵思想困惑,帮助解决现实问题。

  如今,一条条深化作风建设的举措落地有声,赢得了官兵的认可,拉近了新闻战线与基层一线的距离,使广大军队新闻工作者加深了关于“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思考,坚守新闻人的操守追求更加自觉。

  改文风立潮头,当好良师益友——

  “心之所闻”激荡心灵共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当春天的脚步来临,许多军队新闻工作者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荣光。第五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评选揭晓,《准备打仗,先向“和平积习”开刀》《中国核潜艇,从这里起航》《毛泽东的科学预见》《中国嫦娥三号探月进行时》《战士们说:“首长顶寒风,就是转作风”》等99篇(部)优秀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这些获奖作品,题材范围广、信息容量大、版面编排美,讲述官兵的生活点滴,展现基层的细节之变,反映部队的变革实践,蕴含兵情兵味,受众喜闻乐见,是军事新闻改文风成果的标志,也是军队新闻工作者转作风效果的缩影。

  改文风,官兵心中有杆秤。新闻成为广大官兵的“心之所闻”,才能打动他们的心灵。

  “头条‘重’起来了,要闻‘实’起来了,专版‘深’起来了,有质量的硬新闻多了,作战部队的稿件多了,爱看的人也多了。”一位读者在给编辑部的来信中如是说。一年来,广大军队新闻工作者按照军委和总部领导要求,真情走基层、真心转作风,着重解决主题宣传浅表化、口号化问题,带来了文风的可喜变化。解放军报推出的《论信仰与作风》《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到中流击水——又逢甲午论改革》《新的历史征程的强军脉动——写在全军“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深入开展之际》等“解辛平”系列文章,观点鲜明、论述精当、文笔清新,产生很大反响。

  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广大军队新闻工作者还把以小见大、善讲故事,作为提升媒体传播力的有效途径,以故事化表达手法推动军事新闻宣传叙事方式的创新。“强军梦·故事多”“故事兵阵”“士兵面孔”……许多专栏专版从官兵生活中挖掘身边人身边事,创意独到、标题鲜活,语言灵动、版式新颖,成为基层战友普遍喜好的文化大餐。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联合推出的“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系列报道,以详实的数据、资料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深刻反思120年前中华民族遭遇的奇耻,引导广大官兵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不忘国耻、矢志强国强军,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鼓励记者深入现场找寻动人故事,采取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形式,在重大主题宣传中持续推出许多亲历式、体验式报道,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前不久,他们7部作品分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及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

  作风连着文风,文风体现作风。空军报社把转作风成果用于改文风实践,推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家谈”专栏,刊发了《莫把自己当成“客”》等评论,短小精悍,语言平实,被誉为“看着能懂、照着能干”的好教材。面向基层,以战士为主要对象,是人民军队报社持之以恒的办报方针。他们开设了“基层服务窗”“我们的名字都叫兵”等专栏,在报道中着重突出兵味,以战士的视角讲述鲜活的人和事,被广大官兵誉为良师益友。

  群众语言是最生动的表达方式!战友报社、人民前线报社的编辑记者们表示,说实话、说新话、说基层官兵的话,应该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追求。他们善于从官兵语言中汲取智慧,不断创新表达方式,突出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使报道更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读者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救灾战场,又谱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时代新曲。此次鲁甸抗震救灾报道,军队新闻媒体通过精心的策划、创新的表达和灵活的形式,写就温暖人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篇章,引领因灾害而伤痛的心灵走出黑暗、拥抱光明,给人温暖和力量,广受读者赞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一年来,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各军区军兵种媒体,无论是党报党刊、通讯社,还是电台、电视台,都着重从官兵训练生活中寻找线索、挖掘新闻,都对报道的内容和篇幅、版面编排和栏目设计等进行了全面改进,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官兵需求,改文风也已成为广大军队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随着我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常态化,官兵生活节奏加快,更多地要求新闻有‘干货’,不冗长,不空洞。现在很多军队媒体的新闻和评论语言朴实,叙事明快,观点鲜明,洋溢着清新朴实之风。”一位新闻学者这样谈当前的军事新闻文风变化。

  万里云烟挥翰墨,一天星斗焕文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新闻工作者是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历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今天的广大军队新闻工作者,正在以昂扬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务实的作风,挺立潮头、勇闯新路,在强军兴军征途上激荡心灵、激昂前行!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