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官员知退让是一种善治
张启华//www.workercn.cn2014-11-27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中纪委监察部官网发表《让人三尺又何妨?》一文,引起坊间热议,也让安徽桐城六尺巷这一知名度并不是很高的古迹,成为关注热点。

  先来重温六尺巷的典故。在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桐城人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在宅基问题上发生争执,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援,张英收书后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见诗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失三尺之地,换万世流芳。张英的谦逊礼让,体现了中华民族里仁之美,也启示为官者应知退让,用德治礼序的品格来形成善治。

  手中有权,选择退让,不是消极,更非懦弱,而是内敛,是豁达之美,是为官的高境界。在今天,讲以德治国,迫切需要官员有知退让的意识。官员也只有知退让,才能敬畏民意,敬畏法律,在民主、法治和道德的框架下,来执政为民,赢得民意拥戴。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分风平浪静。一个人知退让,是修养,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做官,首先是做人;做人,自然是要修身修心。官员知退让,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也是能力,是责任。倘若官员蛮霸气盛,毫无退让之心,轻易骄纵横行,事事与民争利,就不仅是无德,更会陷入无序治理的困境。

  “没文化,真可怕”,体现在一些官员身上,有时就是“老子天下第一”。“我是处级领导,谁敢查我的车”、“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反思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官员诸多雷人之语,其中透露出的狂傲、霸气,折射出有的官员毫无道德修养,缺乏权力伦理,这自然容易激起百姓反感。倘若为官者都被这样的骄纵思维所主导,我们这个社会还怎能谈得上和谐、善治呢?

  为后人称道的两代为相的张英、张廷玉父子之所有能够有好口碑,就与懂得礼让,不仗势压人有关。宽容待人,严格律己,这样的道德情操,足以让后来的为官者见贤思齐,学而习之。官员也只有知退让,才能抵达“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境界。

  懂隐忍,知退让,也与中国人传统的道德文化契合。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也就是传统文化对于公共治理的价值作用。孔子认为,道德教化与礼制规范是治本之道,能使百姓心中有廉耻、行为有规矩,让国家长治久安。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也是在倡导权力要有宽容精神。官员有退让的胸襟,表现出崇德重礼的素养,自然也更容易低调务实,来为百姓做实事,实现善政德政。

  传统德治值得借鉴,当然,在今天,德治还应该与现代法治结合起来。孟子也看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说明,道德是不能“全覆盖”的,还要有法律的约束。历史上,“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给我们留下的惨痛教训,足够刻骨铭心。因此,应该让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形成完美配合,让二者相得益彰,才能在公共治理上发挥最大的良性作用。

  这是因为,在转型期中国,价值文化多元化,一些社会矛盾也错综复杂。要实现社会的善治,既需要发挥道德文化的内在影响,来让人们形成理性的自觉的行为习惯,也需要用法律这种外在的硬性手段,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必须的约束。而汲取传统德治的精华,促使官员养成知退让的品行,对于建立和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