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通过“修补式”的安排实现各方利益平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解决之道只能是还原新股发行的本质,让市场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让各方利益在公平的市场博弈中实现
改革已走进深入区和攻坚期。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近期的新股发行,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更加深刻。
1月10日,原本已启动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奥赛康突然发布公告,称考虑到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决定暂缓本次新股发行。此后,又有多家公司发布紧急公告,暂缓新股发行。这些意外的变故,让市场对于刚刚经历一轮改革的新股发行体制争议再起。
这确实是让人有些尴尬的局面。近年来,新股发行体制已经历了多轮改革,这次改革也酝酿了大半年时间,未曾想IPO刚重启即引发轩然大波。很多人因而产生疑问:是改革改错了吗?
回想IPO的改革历程,一直在市场化轨道上推进。应当说,这个大方向没有问题。尤其是这次改革,在推进市场化方面的力度更大,对此不能简单否定。然而,在具体改革措施上,却是“摁下葫芦又起瓢”——为解决一个问题而推出的举措,往往又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上次改革实行新股定价市场化,带来新股发行“三高”;想要放开发行节奏,市场又直呼新股密集发行“受不了”;本意是抑制“三高”的老股转让,不想却出现奥赛康这样老股减持与新股发行的本末倒置。
可见,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这其中利益关系复杂,涉及企业、中介机构和投资者,投资者中又有机构和中小投资者,还有二级市场参与者。而且,既然是改革,就不太可能顺顺当当,皆大欢喜,它不可避免会带来利益调整,甚至是一些冲击。
对于这样的复杂问题,抓住症结所在是关键。从本质上说,新股发行无非就是一个市场交易行为。任何正常的市场交易,需要买卖双方的力量均衡,也需要必要的市场风险约束。然而,A股市场一直缺少这样的基本市场生态。虽然新股发行体制已有多次改革,但历次改革都没有触动这样一个现实,即一边是谋求上市的企业始终排着长队,另一边则是无数投资者“抢购”新股。在这样“非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参与者的行为就不太可能理性,而相关制度安排也要费尽心思,在各利益主体间小心翼翼地平衡,一旦有所偏向,必然招来“吐槽”无数。
因此,不管是此次改革已引入的存量发行、承销商自主配售、网上网下配售比例调整,还是有人曾建议的美式招标、储架发行等,都是技术性举措。如果没有市场生态的正常化,这些措施可能不但发挥不了作用,甚至会引发新的问题。仍以老股转让为例,有心人应该不会忘记,当新股“三高”问题突出时,各方都在强烈呼吁引入这个做法。然而,待这一举措真正实施时,市场发觉这让原股东赚了“大便宜”,对之又痛恨不已。此外,这次率先发行的我武生物,其承销商自主配售的公正性也备受质疑。这启示我们,通过“修补式”的安排实现各方利益平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解决之道只能是还原新股发行的本质,让市场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让各方利益在公平的市场博弈中实现。
要实现这一步跨越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整体性、系统性地推进改革,也需要市场投资文化的成熟,还有每一个参与者的改变。目前状况下,采取一些行政手段是无奈之举,也是必要之举,但这不能是长久之计。我们期待,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能够有被市场“叫停”的IPO出现。因为,只有当市场约束力成为决定企业能否成功上市、发什么价、募集多少资金的“主角”,才意味着新股发行体制取得了实质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