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着力推动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把绿色发展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的重要组成,提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要求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对此,笔者就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提出三方面建议举措。
突出绿色生态特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吉林省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一直是全国非常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也一直是我省的一张重要名片。必须进一步突出农业绿色生态特色,把这张名牌擦得更亮。一是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我省的绿优米、人参、中药、葡萄酒、林蛙、蜂产品、菌类等长白山绿色特产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都享有很好的声誉,极具开发的潜力。基于这个基础优势,必须在抓好特色上做文章,加快强化龙头带动、拉长产业链条、推进园区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力把特色产业规模做大、品牌做响。二是狠抓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今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对食品安全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城乡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应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控肥、控药、控添加剂,加大人参、绿色大米、中药等知名品牌和优势产业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硝酸盐污染处理力度,规范畜牧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切断污染物进入农产品的链条,同时依法加大农产品监管和食品安全犯罪打击力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可靠,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快绿色农业品牌创建。加强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想方设法增加无公害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的数量,力争有更多绿色产品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尽快让吉林农产品的绿色健康特色形成更大影响力。四是全力抓好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我省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草原、水利、动植物等生态资源,这些都是发展农特产业特别是绿色经济的难得基础,必须倍加珍惜,加大保护力度。重点应抓好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等重点水系污染治理,抓好长白山林区的森林保护,抓好黑土地、湿地、草原和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进一步恢复生态功能,确保绿色生态资源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我省属于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形成了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重工业型产业结构,特色产业中有相当比例的资源型产业,对能源的消耗较大,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向生态型经济发展任重道远。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在重点行业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围绕汽车、化工、能源、医药、冶金和装备制造等支柱优势产业,依托我省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实施重点行业、企业节能减排改造计划,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设备、工艺和材料,积极推行除尘和减少污水、污物技术,尽可能减少工业污染物产生。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地打造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不断壮大规模、优化升级、增强实力,提升新兴产业的比重。三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循环经济模式加快改造、建设工业园区,推动工业重点产业特别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园区集聚、建设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实现废物和副产物的互相利用、能量和水的梯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四是加大监管控制力度。各地应严把项目审核关,坚决禁止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型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的监控管理力度,扎实做好对节能减排的监测和监督。
以生态旅游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普遍采用新技术、新业态,具有高信息含量、高附加值及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等特点,完全符合生态经济发展要求,理应成为发展重点。综观当前省情,我省地处东北亚中心,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融合、快速推进的时期,以长吉图先导区为重点的开放发展势头良好,与邻省和域外的区域经贸合作日趋繁荣,省内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能力不断增强,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具备难得的机遇和基础条件。应把握用好这些机遇,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文化创意、健康休闲、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重点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我省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围绕长白山、高句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东北亚地标性景点,不断加大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特色旅游资源的辐射力和知名度,打造东北亚著名旅游胜地。依托冰雪冬捕、文化古迹、休闲度假、乡村农趣、自然风光、红色旅游等特色资源,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丰富旅游项目,完善旅游线路,进一步拉长产业链、不断丰富内涵。坚持保护第一、科学开发、注重管理的原则,系统抓好各类景区的开发与保护,确保旅游资源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