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互联网金融应为实体经济和民生服务
卫宏泽//www.workercn.cn2014-07-30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目前,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讨论很热烈,虽然存在许多不同认识,但有一个基本共识:尽管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创新性地运用了互联网理念与技术手段,但它本质上还是金融。既然是金融,就应以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为根本。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引导和监管,应从这个原则出发。互联网金融企业要想走得长远,也必须遵循这个原则。

  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首先,互联网金融的电子化交易方式比传统金融通过物理网点和人工进行交易成本低。如余额宝,用户即使只有1元钱也可以享受到最低认购金额动辄数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才有的高收益,明显降低了百姓理财的门槛,实实在在服务了民生。同时,在短时间内“聚沙成塔”,造就了全球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之一。其次,电商背景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以往的电商平台服务中积累了大量信用记录,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破解征信记录缺失这个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症结。而传统金融融资要求高,不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无法得到融资。第三,互联网金融汇集对接多样的资金供需信息的成本低。互联网无疑是目前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发展最快的信息交流方式,能够在很短时间进行信息的大范围聚集、传播。P2P(个人对个人)、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应用凸显了互联网的这一巨大能量,一些在传统金融看来不太够格甚至完全不靠谱的融资需求,通过互联网金融能够很快获得资金。可见,互联网金融能以低成本满足那些传统金融无法满足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融资金额小、融资需求不够规范、对于传统金融企业来说无利可图的金融服务需求。

  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产品聚集的资金并未投向实体经济,而是参与饱受诟病的金融同业资金买卖,受到了推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质疑;为吸引眼球,过度营销,玩弄概念,有的已构成虚假宣传;擅自开展必须经过许可才能开展的业务,违反金融监管规定。尤其令人担忧的是,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控制机制普遍较弱,跟不上业务发展速度,不利于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

  更好发挥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的作用。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讲,一应找准自身定位,抛弃短期心态。从互联网金融发展较早的美国的经验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互联网金融主要发挥对传统金融的补充作用。没有政府信用支撑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要想成为传统金融企业那样的百年老店,必须更加注重诚信。二应练好内功,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金融是高风险行业,互联网上各类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作为两者的结合体,需要面对的风险是双重的。在风险控制上,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向经验丰富的传统金融企业学习,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建立适合互联网特点的风险控制机制,确保用户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三应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对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从金融监管来讲,既应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对于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的积极作用,也应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无序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应在鼓励创新、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借鉴国际经验,加强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尽快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通过监管他律和企业自律引导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防止一哄而上的无序发展,及时清理败坏行业形象的害群之马,维护公众利益,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