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党员干部来讲,吃饭问题不是生活小节,关乎荣辱是非,关乎移风易俗,关乎党风民风。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带头从吃喝上管住嘴巴,在吃饭问题上牢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吃”。吃饭是人的生理需求,本没有什么荣辱之分。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同志把吃饭的目的搞变味了,要么把它当作“感情投资”的重要方式,以“吃公家的饭、结个人的缘”为荣,不惜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招待上级和对自己“管用”的领导,以此博得领导的欢心。要么就把它当掩盖问题、逃避检查的法宝。比如,在工作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怕被领导和上级发现,便利用高规格、高标准的“饭遁法”来转移领导视线,希望收到“酒杯一端、检查从宽”的效果。所有这些假公济私的行为,助长了公款吃喝“顽症”的加剧,降低了党员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利益。可见,无论是感情投资的饭局,还是公款消费的饭局,都是不光荣的行为。因此,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在自觉倡导健康、文明、科学、节俭的餐饮风尚的同时,坚决抵制骄奢浪费之风,守住在饭桌上的一片清白。
要搞清楚“吃什么”。现在许多党员干部认为“千好万好不如接待好”,对吃什么特别讲究,“公款一顿饭,百姓几年粮”,“吃坏了党风,吃坏了胃”。究其原因,主要是少数党员干部存在从众、攀比心理,认为现在进入高消费时代,不用公款比阔气、讲排场,就会显得太土气,不够义气,不近人情。客观讲,现在军内外交往大大增多,应酬多些是可以理解的,但刻意追求奢华的“盛宴”却是与我们当前厉行勤俭节约的时代趋势格格不入的。接待时吃喝应有度,要做到既周到热情,又不铺张浪费。经济学有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就是:节约也是发展生产力,节俭就是创收。对部队来讲,在吃饭上节约点,也是提高战斗力。
要解决好“在什么地方吃”。在什么地方吃饭能折射出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群众观点、个人品德,反映出一个党员干部的荣辱观。如果在家吃饭,陪陪爱人、小孩和老人,形式虽然简单,但免了觥筹交错的繁琐,多了亲情交流的温馨;如果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能知民情,察民意,解民忧,帮民富。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党员干部认为不在饭桌上就谈不成事,就餐环境差了也谈不成事,于是吃饭的地方不断升级,带“星”越多越好,吃得满嘴流油,喝得东倒西歪,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俗话说,同吃知冷暖,同喝知咸淡。作为部队领导干部,除了多到饭堂吃吃工作餐,多陪家人吃吃团圆饭外,还应多到基层连队吃吃碰饭,基层官兵吃啥党员干部就吃啥,这样端端战友的碗,尝尝战士的菜,可以体恤到基层官兵的疾苦,从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线带兵的干部,因身在兵中,更应搞好“五同”,和兵打成一片,在吃饭问题上,要少搞那些类似“队部桌”的特殊化。只有拆掉这些“隔心墙”,才能架起“连心桥”。
要解决好“和谁一起吃”。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一起吃饭,影响着一个人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由于受交往取向功利化的影响,喜欢和那些“有用的”、“有钱的”、“有权的”、“有背景”的人在一起吃饭,以和所谓的“名人”、“要人”、“能人”共同进餐为荣。当然,还有一种人,根本不考虑和谁在一起吃饭,不管什么人请他,他都到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请他,他都敢赴约,结果在“酒逢知己千杯少”、“感情多深喝多深”等声声悦耳的劝酒词中,被别人拉下了水。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一些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总是把党员干部作为渗透腐蚀和拉拢的对象,推杯换盏之间往往有一些思想意志薄弱、警惕性较低的人稀里糊涂地陷入他们的圈套之中。可见,饭桌确实连着政治、连着荣辱。党员干部在吃饭问题上,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以吃健康的为荣,吃环保的为荣,吃简单的为荣;要以和能教己识的良师一起吃饭为荣,和能指己过的诤友一起吃饭为荣,和基层普通官兵一起吃饭为荣。
要解决好“吃后干什么”。饭后干什么,最能反映出一个党员干部的格调品位和生活作风。酒和色、喝和赌是很容易链接的。有些党员干部在酒席开始时尚能把握住自己,但酒过三巡后,经不住他人的“好言相劝”,醉心于被前呼后拥的良好感觉,什么娱乐场所都敢涉足,什么休闲活动都敢尝试,“桑拿按摩周身暖,麻将桌前五更寒”。个别党员干部在酒足饭饱后行为出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牢固的荣辱观,把社会上流行的当健康的,把时髦的当先进的,加之受侥幸心理和猎奇心理的驱动,导致行为失控。部队党员干部的性质、职能,担负的任务、使命,决定了其在社会交往中不能混同于一般人,而是要有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把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装在心中,永远做到立场坚定、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