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女汉子”为何走红?
//www.workercn.cn2013-11-12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漫画:李楚翘

  引 子

  通常来说,“汉子”是对“真男人”的评价和认同。由于性别的不同,男人和女人的职业选择、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存在区别,但是“女汉子”的出现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并超越了这种差异。“女汉子”大体是这样一个群体:她们不撒娇、不卖萌;行为大大咧咧、举止不拘小节,拍得死蟑螂、搞得定机器、干得了粗活……她们有一颗剽悍、包容的心,她们是“纯爷们”的姑娘,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女汉子”。本期“思与辨”就此话题进行相关讨论。

  ■主持人:

  尹传刚 (深圳特区报记者)

  ■嘉 宾:

  谢志岿(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沈 梦 (心理咨询专家、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

  上官酒瑞 (上海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

  “女汉子”的流行折射了社会变化

  主持人:一般意义上来讲,有一些活儿通常是男人来做的,比如换灯泡、修水管、扛水桶等等。亲自干这些活儿的女性被称为或自称为“女汉子”。各位怎么看最近突然走红的 “女汉子”现象?

  上官酒瑞:这展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文化之风。“女汉子”获得不少女性的认同和追捧,表达了现时代女性自主自立自强、追求个性和自我的精神风貌。我认为,“女汉子”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社会的进步。在日益开放、张扬个性的社会,在不断追求自我、崇尚多元的时代,对“女汉子”现象不必诧异也无需指责,但也无需跟风,更不用当作时尚进行炒作和追捧。

  谢志岿: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女性是柔弱的,所谓纤纤玉手,妩媚娇柔。最多是做做饭,洗洗衣,做些针织活儿,与粗重脏累的活计完全不搭界。而男性则是处理所谓繁重、艰险的乃至有特别技术含量的粗活累活技术活的。于是,一些活计被贴上了性别化的标签。但事实上,这并不完全合理,社会上绝大多数的活计,不是只有男性才能做。虽然时代变了,但一些性别化的标签仍然存在,如果女性干了上述的活计,那就是“女汉子”了。实际上,“女汉子”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结果,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的眼光去打量、质问或抵制。

  沈梦:在旧时也有把女子称为“先生”的说法,比如宋庆龄等,这样的称谓是对女子能力的肯定,也为了体现男女平等,所以比照男人的称呼称为先生。“女汉子”正是女性的独立、自主的表现,真正体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女汉子的存在有利也有弊。

  不能让社会形成一种只有“汉子”才能生存的价值观

  主持人:“女汉子”在网络、在现实生活中走红的速度远远超乎了想象。明星圈内有“春哥”、“曾哥”、“范爷”……生活中,动不动自称“爷”的“女汉子”也不在少数。“女汉子”为啥会走红,这种社会现象的背后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

  沈梦:“女汉子”的走红有其原因。快节奏的社会里,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女性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各种限制,使得她们在男女竞争中多处于劣势地位,为了更好地在竞争中生存,女性不得不把自己培养成独立、自主、强悍的“女汉子”形象。会有意无意地隐藏起一些性格上娇柔、脆弱的一面。

  现在的年轻人多属于独生子女,不少男孩子从小被过度保护,长大后相对显得比较“柔弱”,男子汉的阳刚气息不足、欠缺承担责任的能力。在男女互动的过程中,比如情侣、同事关系中,就容易主动或者被动地塑造出“女汉子”。有许多女孩子因情感问题前来做心理咨询时,常常会提到男朋友有些柔弱,只有自己更强才能适应社会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因为许多事,本该男孩子做的,女孩子不得不也来做。

  从一些女性的心理特点来说,她们想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强的女人,甚至是超越男人的女人。以前是因为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压抑了这种欲望,但其并没有消失。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为女性满足压抑的欲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谢志岿:当今社会,单身女性日益增多,很多在普通家庭里被贴上男性标签的工作,没有男性可以依赖,只能由女性自己承担,这也是所谓“女汉子”增多的社会原因。同时,女性独立意识的提升,也鼓励了一些女性自力承担一些所谓“汉子”的事项。

  上官酒瑞:这似乎出乎情理,但又在意料之中,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总体看,“女汉子”的出现大多不是先天的“遗传”,而是后天的“习得”。现代女性既要在职场上竞争,在社会上闯荡,还要承担养儿育女的繁重家庭责任,不经意间就成了“女汉子”。

  全社会都应反思该如何更好地尊重、关爱女性,不能让社会形成一种只有“汉子”才能生存的价值观。

  “女汉子”——先是“女”,然后才是“汉子”。

  主持人:您觉得是否有必要让“女汉子”回归传统女人的角色定位?

  沈梦:“女汉子”的走红,从积极层面来讲,是缓解了女性被压抑的情感冲突和焦虑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男性的压力。从消极层面来讲,社会和大众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期待,以及女性自身的传统观念并没有彻底消除,所以不管“女汉子”表现得多么强大,内心真正需要的还是情感上的依附,她们仍然需要有人疼爱。很多女性坚强的外表下面有着一颗柔软的心。但她们“汉子”一般的表现往往会让男人焦虑、甚至羞愧,会吓跑男人。

  小女子也好,“女汉子”也罢,女性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所有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到社会文化背景和自己的内在需要。“女汉子”——先是“女”,然后才是“汉子”。所以建议女性朋友们记得自己先是女人,不能忘记自己作为女人的角色,如果太“汉子”,会让自己承受过多的压力,也会让周围的男性望而却步。外柔内刚也好,外刚内柔也罢,能做到“刚柔并济”就好啦!

  上官酒瑞:“女汉子”的精髓在神而不在形,要义是豁达大气、独立担当的气质和风貌。就“女汉子”的流行,社会应“顺其自然”,尊重个体选择、接纳多元生活。

  如果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女汉子”也理应如此,在保留独立、自主、大气的精气神的同时,没必要太过“汉子”。真把自己当成“汉子”,那未必人人都能接受。女性朋友们不妨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软妹子”,做一个有智慧的“女汉子”。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