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商国是议民生:拔尖人才为何“冒”不出来?
——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与北京四中校长的“思想碰撞”
本报记者 沈刚//www.workercn.cn2014-03-12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去年,我参加增强俄罗斯大学全球竞争力国际专家委员会会议,心里底气不足。”在3月9日上午举行的小组讨论上,闵维方委员坦言。

  他的发言引来同组委员纷纷“侧目”——闵维方是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连他都觉得“底气不足”?

  闵维方很快揭开了谜底:1990年至2012年,数学领域的诺奖“菲尔兹奖”,22个中有7个“花落”俄罗斯。而我国,一个也没有。

  “我感觉需要认真反思:我们的高等教育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闵维方抛出问题:创新拔尖人才为何“冒”不出来?

  同组的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委员勇敢地“揽过责任”:“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基础教育没有非常优秀的人才输送到高层次的教育中,那么拔尖创新人才很难出来。”

  那么,基础教育是否没有把非常优秀的人才输送到高层次的教育中?

  在刘长铭看来,这样的人才有,但被“分数”挡住了。

  “在座的大学校长、教授,先别说你们没有这个权力,即便给了你权力,你敢不敢承担这样的责任——某个学生高考离分数线差100分,但我认为他在这个领域是个人才,我就录取他。”他加重了语气。

  上海交大原党委书记马德秀委员接话:“这责任应该给你这个中学校长。你推荐,我相信你,我就要了。怎能把球踢给大学校长呢?”

  “不不不,我们推荐了,但推荐也受制约。”刘长铭立即解释,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他“综合来综合去”,还是不敢推荐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因为他最后还是要过分数这一关。而有特殊才能、善于研究的学生,不一定是善于考试的学生。“两者都擅长的,目前很难发现。”

  近年来,刘长铭在北京四中进行教改试验,创办了“道元班”——专门培养在某一领域具有浓厚兴趣的“偏才”的高中实验班。

  首届道元班的学生各有所长:计算机、写作、机械、国学……而且不是一般的特长,而是才华出众、几近痴迷。对于符合这一要求的“偏才”,学校以低于当年该校中考分数线60分录取。

  “有一个学生是音乐天才。其实这个天才不是我培养的,我唯一做的就是允许他不上学。于是,这个学生每天有半天时间在家里创作音乐。”刘长铭举例说,“这样的学生,考试一塌糊涂,不可能考上我们的高校。但高二时,他被美国霍普金斯音乐学院录取了,给的是全额奖学金。”

  另一个学生,本该今年高考,但去年9月已提前被美国高校录取了。“这个学生研究飞行器、飞机、火箭,提出很多独到见解。大家可能想象不到,这个学生最好的一次考试是化学考了79分,老师表扬他有很大进步。他托福考了将近70分,美国这所高校专门开了董事会,决定给他提供全额奖学金,还安排一位顶尖科学家给他做导师。”

  “这样的学生,在现有体制下,过不了高考关。”一名委员轻声叹息。

  刘长铭曾经向国内几所高校推荐这两名学生,但他们没有得到青睐。“在我校两个实验班里,这样的学生非常多,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出国了。”他惋惜地说。

  而在3月10日举行的网络访谈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偏才、怪才、专才的问题。

  “现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都是提前选取优等生,高考又是以分数为录取标准,那些总分不高,但在某一科目颇具特长的偏才、怪才、专才,变成了无人问津的‘漏网之鱼’。”贺优琳说,“但是,古往今来,许多大师都是偏才、怪才、专才,全才是不可能成为大师的。这就是我国现有的人才选拔制度的一大漏洞。”

  “教育公平,最终极的目标是每个人在充分选择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这是更加科学的公平。”刘长铭说。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