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 李寒露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突破旧媒体的生产方式,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地域、传受者之间的界限,体现了强大的包容性。各种媒体之间,技术合作、内容合作、组织合作等全方位的合作正在媒体间展开。只有准确地把握媒介融合新变化,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才能守住媒体发展的根本。
要掌握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在媒体终端上,受科学技术的刺激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传统媒体及时根据受众需求的变化,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纷纷建网站、开微博,打造移动终端等媒体融合方式,这已成为绝大多数传统媒体进行媒介融合的不二选择;在内容生产上,比较普遍的是,统一采编平台的信息资源,使其按不同媒体的需要进行“新闻生产”,制作相应报道内容,打造“全媒体”立体传播;在媒介组织上,一些传统媒体通过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再造内容生产流程,发挥传统媒体采编资源上的优势,使之成为横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综合平台,从体制机制上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捆绑”在一起。在理论上,这是较为理想的一种媒体融合方式。但是,这种融合却始终停留在“理想”状态,在实际操作上困难重重。
要认清媒介融合的现实困境。纵观国内媒体多年的实践,成效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在主观上,存在传统媒体对媒介融合观念认知上的偏差,从客观层面来说,也与媒介融合面临体制困境和人才缺乏对媒介融合的制约有很大关系。由于目前行政管理壁垒,组织机构人事很难做到统一调配,包括考核机制、薪酬分配等瓶颈,使人力和信息资源难以在媒体之间顺畅流转;媒体之间刊发顺序的“度”很难把握,对于一条新闻信息,如果走传统媒体的采编审核流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新媒体又如何在遵守新闻发稿纪律的基础上把握时效性?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新媒体受传统媒体管理方式的掣肘,网友互动参与性、快速及时的反应能力等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新媒体人才除了会写、编、评,还需有设计、整合营销、全媒体报道等综合能力,应该是一支独立的采编人员队伍;在新媒体信息采集平台上,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自动抓取、专题模板生成以及严格高效的信息把关审核机制等独立的信息采集及制作方式成为必需。
要把握媒介融合必须坚守的底线。突破媒体融合的瓶颈,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来说,越是和群众联系紧密,媒体就越受欢迎,脱离群众,媒体就失去了发展的根本。站在这个层面上看,媒介融合依旧打的是“受众牌”,谁赢得了民心,谁就是赢家。我们可以看到腾讯微信官网首页上醒目的一句告白:“微信,超过三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这句让人心动的广告语,对每一名传统媒介从业者和正在为媒介融合不懈奋斗的“全媒体”人才来说,都是赤裸裸的诱惑。我们看到,媒介融合倒逼着传统媒体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要求培养更多适应多媒体形态的复合型人才,而媒介产业结构的优化又必须进行体制的变革。无论是传播活动中受众群体的变化还是“公民记者”的兴起,都让我们意识到,绝不能将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附属,用考量传统媒体的方式来管理和经营新媒体。但是,媒介融合依旧要弄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只有准确把握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才能坚持依靠群众并服务群众,承担起社会责任和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作者系湖南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