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寻求戏之“趣”
//www.workercn.cn2014-02-18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周祥光

  几百年来,观赏性一直是戏曲赖以生存的最重要因素。观众走进剧场主要是看戏听曲,抱着娱乐心态而来,不是来听报告、受教育的。因此,好看、好听、好玩始终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追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些政治色彩浓、功利性强、毫无情趣的说教戏,将戏曲拖入怪圈,领导专家叫好的戏观众不看,观众爱看的戏领导专家不看。进入新世纪后,文化艺术的主管部门提到艺术性、思想性,也讲观赏性,符合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

  观赏性所含元素甚多,依我几十年研究戏曲观众的欣赏习惯所得,“情趣”二字是最为重要的元素。古今许多大师都论过“趣”字:“人生快事莫如趣。”“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字与名、利、色、权无关……名、利、色、权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趣”字关乎人生观、人的生存状态乃至生存质量,人人寤寐求之。这是由于人们在生产生产中,重复多于创造,枯燥多于趣味,因此,业余时间需要改善心境、放松自我,需要趣味来调剂。生活中,谁都有烦恼、哀怨、忧心、无聊的时候,渴求释放的渠道、有趣的形式来排泄心理垃圾,以保身心健康。人世间许多有趣、好玩的东西也就应运而生。

  戏,作为艺术和娱乐的一个样式,而且是大众化的,适应此需理所当然。好看、好听、好玩便成为它重要的功能。想做到“三好”手段很多,都离不开“趣”字。然而,“趣”为何物?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从来也没人给它下过准确的定义。常说这东西有趣,某人很有趣,某件事很有趣,单指某人某事还好说,但这“趣”字涵盖面非常大,情趣、雅趣、机趣、风趣、谐趣、童趣、乐趣、兴趣……太多了,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说有趣,他说没趣。不同的身份、地位、年龄、性别、地域、种族、性格、情绪等,对“趣”的认定都不一样。所以要写好“趣”,并将它搬上舞台,能让观众说一句“有趣”,实为不易。从一度创作的剧本开始,就要有“趣”。故事情节好编,写出情理也不是太难,难的是这个“趣”字。

  首先,编剧要“知趣”,写出来的戏才有趣。其次,要懂得“用趣”,好比烹调,什么菜加什么作料,如何调理才恰到好处、菜才好吃。戏之用趣也一样,怎么用、用在哪里、什么火候、多大剂量都非常讲究。多一点累赘,少一点乏味,时机、火候、尺寸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才能出“趣”。用好了,趣味横生,将观众的胃口、兴趣和乐趣充分调动起来,用不好就令人倒胃口。此外,还有二度创作的问题。以陈仁鉴编剧《春草闯堂》坐轿一场戏为例:相府丫环春草为救薛玫庭公堂上冒认姑爷,胡知府为保乌纱帽逼春草一起到相府确认此事,春草是冒认,怎敢回府对质?若不答应薛玫庭就要判斩,无奈之下只好先答应了再想办法……这是前因,本场戏开锣便在路上,春草推三阻四,装脚疼走不动,花样百出;胡知府心急结案,不停地催促春草,最后实在没办法就让出轿子给春草坐,自己跟在轿子后面跑……情节铺排非常有趣,加上人物关系、身份地位的悬殊,个性修养的差异,再加上妙趣横生的台词和诙谐风趣的表演,将两个人物的性格和心态活生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舞台上,满台生辉,令观众捧腹不已。这场戏没有更多的内容、太多的思想性,简单到从头到尾就一个“趣”字,却成为古今戏曲的经典,谁看了谁叫好。

  如此好戏,在古今戏曲长廊中非常多,各剧种都有,不胜枚举,是戏曲有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独特风景线,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能让戏曲一路走下去的独特技法,缺之不可。

  戏之“趣”的重要性不复赘言,想说说戏之“趣”的来源。戏从生活中来,趣也不例外。生活中有趣之事每天都在发生,人有趣,物有趣,事有趣,世间万物皆有其趣,无处不在,到处都能 “拾”到趣,只要用心去“拾”。当然,生活中的趣不一定都能入戏,就像很多菜不能上宴席一样,必须千挑万选,再经艺术加工才成。

  戏之“趣”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高度集中凝练的艺术化生活。如何将生活之趣化为戏之“趣”,全看剧作家的功力和造诣。再以前述《春草闯堂》为例:一个小丫环与一个大知府,人物关系摆在那,就有趣,加上性格的差异、智力的差异、身份地位的差异、年龄修养的差异,诸多差异使得两个人物一碰就出戏,一撞就来趣。此类事生活中屡见不鲜,但经剧作家陈仁鉴的艺术再创造,便妙趣迭出,精彩纷呈。这是升华了的典型化的生活,既好看、好听、好玩,愉悦了观众,同时又让观众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诸如“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等不乏幽默诙谐,可谓是戏曲用趣的典范。

  戏之趣是艺术之趣,贵在新。人云亦云,重复已有,便不好玩。唯有新趣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都说创作贵在“创”,贵在“新”,确实如此。笔者写了有几十本戏,基本上做到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虽然也有改编或移植,但都能尽量地避开旧套,另辟蹊径,给观众以新的面貌。这样做有些苛求自己,但觉得创作应该如此,所以我一直坚持。一旦落俗、照搬和抄袭便无趣可言。“趣”字最难写,要创出新趣更难,这是笔者几十年创作的最深刻体会。正因为难,所以可贵。

  但愿戏曲百花园中能多一些有情有“趣”的戏,贴近民众,充分地展示戏曲风采。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