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北京历史上的水
——学者谈北京历史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与社会发展交互作用过程
//www.workercn.cn2014-04-28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图为清代沈喻所绘的通惠河漕运图局部,京师漕运最兴盛期是康乾时期。历史上,北京上升为都城后,漕运作为水的一项新功能得到开发,运河成为北京城的经济命脉,民间所谓“漂来的北京城”说的就是这个含义。

  图为1890年右安门外水灾情景。永定河在隋唐之时曾有“清泉河”的美名,辽、金时就称“卢沟河”了,元、明时更有“浑河”、“小黄河”、“无定河”等恶名。永定河名称的演变,说明森林植被破坏对水环境的深刻影响。

  话题缘起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发展的依托。千百年来,北京曾借助山前优越的地理位置,丰沛的水资源供给,成为四方辐辏之都会。时光飞逝,沧海桑田,曾几何时先民们引以为豪的优势资源,如今却成为木桶效应中的那块短板,严重限制了北京的城市发展,不能不发人深省。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保障水安全的讲话中,从治国安邦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国家水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其中举了很多北京和河北的例子,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北京”建设,探索解决水资源和水环境等问题。研究北京历史上何以因水而兴,何以因水而困,为我们今天修复水系和水生态系统,促进水安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科学依据。

  话题嘉宾

  吴文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研究员

  尹钧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吴季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建平: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

  李青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历史上曾是丰水地区,北京城是因水而建,因水而兴

  主持人:众所周知,水资源紧张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的瓶颈问题。但历史上北京地区水资源相当丰沛,是这样吗?

  吴文涛: 北京曾经是一个水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它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盈盈一湾间,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的前身冲出山谷形成了肥沃的冲积扇平原。不用说在青铜时代以前,这里曾水网纵横、湖泊密布;就是在燕王分封、蓟城兴起直至明清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平地流泉,河网密集,湖泊星罗棋布,其优良的水源和水利条件仍是吸引诸多王朝在此先后封侯建都的因素之一。如今干涸浅涩的永定河在辽金以前曾碧波荡漾,拥有“清泉河”的美名,其主干河道还先后从现在北京城的南北穿过。三千多年前,北京的前身蓟城,依托着莲花湖(今莲花池一带)水系自然地发育起来,直到金朝在此建都,整个城市的水源供给都没有离开过这一水脉。

  尹钧科:不要说很遥远的时候,辽、金、元、明、清时期,北京地区的地表水、地下水都很丰富。辽代在今通州区南部有个方圆数百里的湖泊,名叫延芳淀。延芳淀“方数百里”,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大的一片水域。水中天鹅、野鸭群集,菱芡、荷花丛生。辽、金、元时期,帝王常去游猎,故今通州区南境都曾有辽、金、元时期的帝王行宫。直到清后期,延芳淀才最终消失。另外,在其它地方,如朝阳区东北部、大兴区北部、海淀区西部等地,历史上都曾有大型湖泊。今朝阳区东北部有个金盏乡,“金盏”就是一个湖泊的名字。明末清初的大舆地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金盏儿淀,(通)州北二十五里,广袤三顷,水上有花如金盏,因名。”可见,历史上北京地区的湖、泊、淀、泽之水是很多的。

  ■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北京作为都城时即已存在,历朝历代为解决城市用水,也是想尽各种办法

  主持人:我们知道,满足城市生活用水是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古代北京水资源丰富,城市用水是不是就不用太多规划?

  李青淼:水是城市生存的命脉,我们的祖先早已对此有所领悟,历朝历代为解决城市用水,想尽各种办法。

  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北京作为都城时即已存在。宫苑用水是北京城用水的重要环节。据侯仁之先生研究,金人在建造中都时,仿效汉法,在皇城西部设立苑林区,把位于西郊的洗马沟水引入城内,形成中都城的太液池,名为鱼藻池。元代以后,都城和皇宫向东北方向迁移,为保证宫苑用水,水源也转移到高梁河水系。高梁河,金代称之为白莲潭。元代时,白莲潭被圈入大都城内,并被皇城北墙一分为二:北侧为积水潭,位于皇城以外;南侧称太液池,位于皇城内,是皇家御园的组成部分。

  与统治者不同,广大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主要利用地下水。历史上,北京城的地下水位比今天高了许多,水井在城市中广泛分布。通过对传统街巷名称的检索,我们也能发现带有“井”字的街巷名不在少数。按照语言学家考证,“胡同”一词在阿尔泰语系的很多语种(如蒙古语、突厥语、女真语、满语)中,即是“水井”之意。可见,在没有现代供水设施前,水井构成了胡同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居民的重要水源。

  ■元朝时,漕运成为北京城的经济命脉,用水思维和治河理念随之改变

  主持人:元朝建都北京后,面积和人口剧增,北京城用水面临哪些难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吴文涛: 元朝建都北京后,改称元大都,这是北京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大都城是全国性的政治文化中心,其面积和人口都数倍于前,莲花湖水源已远远不够。因此,元朝兴建大都城,离开了金中都旧址,将城市中心迁到了其东北郊的高梁河水系,这是一次因水源需求的战略性转移。但这也还不够。众多的人口、庞大的官僚机构及奢靡的宫廷生活,要求物资运输量成倍增加,每年要有数以百万石计的粮食及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从江南征收运来。而引永定河济漕的美好设想试行多次未果,原因就在于其日益恶化的水文状况。1293年在郭守敬的设计领导下,另辟水源开凿了通惠河工程:引昌平白浮泉水向西,一路收集西北一带山泉汇入瓮山泊(今昆明湖),再经南长河、高梁河入“海子”(今积水潭-什刹海一带);从万宁桥下向东南,再顺皇城东墙南下,接旧金的闸河与潞河相接。

  李建平:1293年郭守敬的“白浮引水”可以说是北京历史上最成功的引水工程,这项工程的创新之处是解决了“水往低处流,船往高处走”的情况。当漕船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到通州时,遇到了难题,进入大都城的水路是逆流而上。郭守敬遵循水流的规律,采用河道上建闸的办法,从通州到大都城修建了24座水闸,成功地解决了漕粮船逆流而上的难题。白浮引水、修建闸河是北京水利史上的创举,至今北京仍享用当年引水的成果。

  吴文涛:在北京上升为都城之后,漕运作为水的一项新功能被开发出来,运河成为北京城的经济命脉,民间所谓“漂来的北京城”说的就是这个含义。为保证漕运增加运力,北京地区可用之水几乎“一网打尽”,涓涓细流齐聚运河。水系格局由此发生变化,用水思维和治河理念也随之改变。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