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北京形象
吕超//www.workercn.cn2014-06-16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画家威廉·亚历山大所画的北京西直门,包括瓮城和护城河等。从该图可以看出,清代的北京仍然是一个水源比较充沛的城市,护城河还能看见舟楫往返。

  ◀ 15世纪《马可·波罗游记》抄本中的汗八里地图,地图中部是欧洲人想象中的忽必烈宫殿,为欧洲哥特式城堡和蒙古包的混合体。

  ◀ 一扇神奇的门,清朝官员邀请欧洲人参观北京城(远处背景),八旗兵列队欢迎。此图是启蒙时期欧洲人所想象的友好帝都。

◀ 北京人驱赶西方人,欧洲19世纪的宣传画,用以表现北京的排外。

  从13世纪到19世纪,在西方不同的时代观念背景下,北京作为东方帝都虽没有变化,但意义却变了——

  古都北京以其宏大的气魄和多元的文化格局而著称于世,是外国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中国城市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外国人眼中的异域中国形象。历史上来京的旅行家、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军人、记者、作家等,从各个角度介绍了中华帝京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外国人观察北京的角度和方法和国人有异,“他者”的文化定位和思维习惯塑造出了古都北京的独特形象。

  “帝王之城”:外国巨价异物,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西方游记最早提及北京的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275年马可·波罗到上都(即开平府),而后在中国游历达17年之久。在其口述,鲁斯梯谦笔录的《游记》(约1299年)中,“东方帝都”第一次以“汗八里”(Cambaluc,意为帝王之城)的名称出现在欧洲游记中。

  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新建成的北京道:“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全城中划地为方形,划线整齐。全城地面规划犹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这点明了汗八里设计规划的一大特色,它与欧洲城市街道多以河流走向而弯曲,以教堂、皇宫为中心向外形成放射状大相径庭。

  此外,马可·波罗还叙述了汗八里经济的繁盛,称其为“尘世可以想见的最繁华地方”。作为中国最大的“国际都会”:“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或来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中。所以城内外皆有华屋巨屋,而数众之显贵邸舍,尚未计焉。”汗八里作为“商业繁盛之城”,“外国巨价异物,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从马可·波罗开始,汗八里作为繁华的“世界都市之都”,给西方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不仅羡慕“大汗”这位王者之王,称他为天下最强大的君主,更向往其梦幻般的帝苑奢华,把这个遥远、飘渺的帝都想象成一座“黄金城”。

  《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虽广为流传,但当时的西人并不完全相信书中对“东方帝都”的描述,这也为后世的游记作家提供了更多发挥的空间。

  1322年,意大利方济会修士鄂多立克来华。他在北京居留3年,回国后口述了《东游记》(1330年),此书证实并补充了马可·波罗的叙述。因其从南亚进入中国,鄂多立克称北京为大都(Taydo),是一座“高贵的城市”。鄂多立克称大汗的宫殿“悉全世界之最美者……其内有二十四根金柱;墙上均悬挂着红色皮革,据称系世上最佳者。”从游记叙述中,我们不难体会其浓重的世俗情怀,这和理应恪守方济会托钵僧艰苦生活的修士风格明显相悖。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帝都文化对西人强大的影响和同化作用。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