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佛教中重要的思维方法——“遮诠法”
姚卫群//www.workercn.cn2014-07-14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遮诠法在古印度的理论源头

  遮诠法虽然在大乘佛教中广泛使用,并且在早期佛教中就有一些有关成分,在部派佛教中也有一些表述,但这种思维方法的理论源头,还是要在佛教产生前的印度古代圣典中去寻找。具体来说,在现存古印度最早的宗教历史文献吠陀和奥义书中,就已有这种遮诠法的使用。佛教理论体系中使用遮诠法,应当说是借鉴吸收了吠陀和奥义书中就存在的这种方式。

  吠陀是一大批印度远古时期出现的宗教文献,其最初的形态主要是一些印度先民创作的口头赞歌。主要的吠陀文献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之间形成,后来被人们整理成书面文字,流传至今,是我们了解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重要资料。

  吠陀中主要是宗教的内容,但也有一些哲学性较突出的赞歌。在这些文献中,已可看出古代印度人对一些对立的概念或观念同时否定的做法。如《梨俱吠陀》10,129,1-7中说:“那时(泰初),既没有无,也没有有。”“既没有死,也没有不死。”“有的联系在无中被发现。”“这造作是从哪里出现的?或是他造的,或不是。他是这世界在最高天上的监视者,仅他知道,或他也不知道。”这里,作者同时举出了几组相互对立的概念——有与无、死与不死、是与不是、知与不知。对这些概念,赞歌的作者显然已经注意到了其中存在的对立。作者在论述中有意识地将这些对立的概念联系起来。在其表述中,并不因为否定了一个概念就肯定与此概念完全对立的概念,而是对完全相反的概念同时加以否定。这种做法中显示了作者的一种意图,即要通过否定的手法来表明事物的不可言说的或不同一般的状态。在这里,已多少可以看出后来在佛教中流行的遮诠的表述方式。但这类成分在吠陀赞歌中还不普遍,而且作者也没有将这些表述集中安排在某一段落中展示出来。因而,早期吠陀中的这些成分作为一种表述手法还不十分突出或清晰,只能说是印度思想史上遮诠法的早期萌芽形态。

  奥义书从广义上说也是吠陀文献的一部分,是吠陀中较晚出现的一批文献。但从狭义上说,它与早期吠陀赞歌不同。印度古代最初的重要哲学思想产生于奥义书中。较早出现的奥义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还有一些奥义书的形成时间接近于佛教产生的时期,也有奥义书在佛教产生之后形成。奥义书中的一些思想对佛教理论产生了某种影响。遮诠法在奥义书中使用较多,是当时的印度思想家有意识地使用的一种认识方法。

  在奥义书中,遮诠法主要出现在哲人们对最高实体“梵”或“我”的表述中。奥义书中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或本体是“梵”(大我),而生命现象中的主体是“我”(小我)。“梵”与“我”在本质上又是相同的,主张“梵我同一”,即认为宇宙的本体与人生命现象中的主体是同一的或没有本质区别。真正的宇宙本体和人生命现象中的主体只有一个。多数奥义书思想家在表述“梵”或“我”时采用了遮诠法。例如,较早出现的《广林奥义书》和《由谁奥义书》中就使用了遮诠的手法来表述作为最高实在的梵或我。

  《广林奥义书》3,8,8中认为,梵是“不粗、不细,不短,不长,……非风,非空……无内,无外。”显然,在作者看来,对梵的各种正面表述都不能真正准确地说明它,在各种概念或修饰性的言语前,都要加上“不”、“非”或“无”等否定性的词,论及梵时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

  奥义书哲人对这一遮诠之法有明确的体悟和相应的归纳,如《广林奥义书》4,5,15中说:“我(梵)应被描述为‘不是这个,不是这个’。我不被领悟,因为它不能被领悟。”文中说的“不是这个,不是这个”就是不断地否定。在作者看来,通过正面的陈述,“梵”或“我”是不能被领悟的,只有在不断的否定中,才能使人体悟出“梵”或“我”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最高实体或事物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遮诠才能达到。

  《由谁奥义书》中也明确认为,“梵”或“我”只能以一种遮诠的方式来展示,而不能正面描述。该奥义书2,3中说:“那些说他们理解了梵或我的人并没有理解它;那些说他们没有理解梵或我的人却理解了它。”这里说“理解了”的人实际是采用了一种正面的表诠,而说“没有理解”的人则采用了一种遮诠。在奥义书哲人看来,只有遮诠才能真正体悟“梵”或“我”的本质。

  从吠陀和奥义书的这方面论述中可以看出,早在佛教产生之前,古印度哲人就已大量使用遮诠法。吠陀中已有了遮诠法的一些思想萌芽,它对奥义书中形成明确的遮诠思维方式有一定影响。《广林奥义书》和《由谁奥义书》等较早的奥义书中明确的遮诠法则对佛教会有直接的影响。奥义书中的主流思想是婆罗门教的观念,遮诠法主要是在婆罗门教思想家中较早使用的。在古印度,婆罗门教产生在前,佛教产生在后。因而,佛教中的遮诠法主要是受奥义书等婆罗门教圣典中的相关内容影响后产生的。婆罗门教哲学中的遮诠法更多地为大乘佛教思想家所借鉴或吸收。吠陀奥义书等古印度圣典中的一些内容是般若中观佛典中使用的遮诠法的理论源头。

  佛教与古印度婆罗门教中遮诠法的渊源

  佛教中的遮诠法与古印度婆罗门教圣典中的遮诠法有重要的渊源关系,有相同处,也有差别点。

  相同处在于:两教遮诠法所“遮”的都是描述事物的各种概念、名相、范畴,都认为要通过遮除这些概念等的局限性来使人体悟事物的本来面目。

  差别点在于:婆罗门教圣典“遮”后要显示的主要是一个实体或本体。而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中“遮”后所要显示的主要是事物的实相。佛教否定有一个不变的实体或本体。

  尽管佛教中所使用的遮诠法从产生时间上看要晚于婆罗门教圣典,但在古代印度,以及在中国等佛教传播的国家,其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一方法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遮诠法的使用者看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概念、名相、范畴等在表明事物时所具有的局限性,实际上也就是看到了人的认识在把握事物本质时所具有的局限性。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向人们展示的是:人在认识事物时无论使用任何言语或名相都会有偏差,正面的直接陈述或诠表最多只能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这种面目绝不可能通过人们附加给事物的各种属性或性质而真正展示出来,人们只能在不断地否定事物具有种种具体属性或性质的过程中来体悟事物。对这些属性或性质的不断否定实际也就是人们不断消除自己认识中不正确成分的过程,这将使认识者逐步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

  遮诠法的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事物之中存在着对立面的相互联系。他们意识到:否定事物具有一个属性并不意味着肯定与之对立的属性,而是应对两个对立或相反的属性都加以否定,在这种否定中来展示事物。这种“遮”的过程在客观上起到了一种纠偏的作用,借助一系列的“遮”,排除各种极端成分,摆脱错误的观念,使人们的认识保持客观。这是古代印度人追求或探索真理时所采用的一种基本手法。

  佛教中广泛使用的遮诠法,在印度思想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方法的理论源头则在婆罗门教奉为圣典的吠陀奥义书中。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甚至一些对立的哲学或宗教派别往往不是处处相互排斥的。在很多场合,他们是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这种吸收或借鉴有时是明显的,有时是不明显的。但这种吸收或借鉴的事实则实际存在。通过历史上不同哲学或宗教派别的思想交锋和相互吸收借鉴,人类文明得以健康发展。(宋晓梦整理)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1 2 3 共3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