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这两个流行说法站不住脚
周旭东//www.workercn.cn2014-07-21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谈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的败因,有两个流行观点:慈禧太后挪用军费建颐和园;北洋水师军购官员贪污军费不买炮弹。在笔者看来,这两个流行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慈禧挪用的是海军衙门经费,而非北洋海防协饷,可理解为今天的海军司令部机关经费,而不是海军舰队采购装备的经费。而且,慈禧挪用的工程款早在战前就已归还。

  中国海军军费远大于日本。北洋水师1861年筹建,1888年成军。这27年间,朝廷投入一亿两白银,比同期日本海军多67%。故把战败责任推给慈禧不给充足军费,不成立。

  中国海军装备、火炮威力和铁甲防护力都遥遥领先于日军:200~305毫米大口径火炮之比是26:11,铁甲舰数量之比是6:1。尤需强调的是,日军装备完全不具备挑战中国的取胜希望。只定远、镇远两舰就足以消灭日本舰队,两舰是亚洲最强、世界一流的铁甲舰,排水量7335吨,比最大日舰大71%,比今天7000吨级的中华神盾导弹驱逐舰还重。定、镇两舰受日舰重点轰击5小时不沉,足见其坚不可摧。而日舰只要挨上一发定远舰305毫米巨炮的爆破弹,就惨了。

  所以,即使海战败后,只需再派两大铁甲舰,照样足以拿回制海权。

  败因第二种流行解释,是贪官不采购足够炮弹。但真相是,战前炮弹充足,仅大口径爆破弹就多达3071枚。据清朝高官徐建寅奏折,定远、镇远等7舰的存舰存库炮弹,仅爆破弹一项即达3431枚。其中305毫米口径炮弹403枚,210毫米弹952枚,150毫米弹1237枚,120毫米弹362枚……另有历史学家、《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作者姜鸣2008年佐证:“305毫米爆破弹243发,够用。”

  从常识也足以判断:投资一亿两白银、组建27年才成军的北洋水师,会买得起巨舰却买不起或没想买炮弹?有悖常理。再说海军成军才6年,无战争消耗,怎能缺乏弹药?

  充足的炮弹在哪里?在基地仓库。我从战争的时间线看出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丰岛海战日舰吉野号炮击中国济远舰7天后,1894年8月1日中日互相宣战。从宣战到9月17日大海战,长达47天,海军为何不向舰上装载炮弹?责任人应是事实上的海军司令李鸿章和舰队司令丁汝昌及各舰舰长。

  不要战败了就上推朝廷下推贪官。慈禧是政治决策人,拨了比日本多67%的军费,买了比日本强得多的装备,准了对日宣战,那海战胜败就看海军了。海军不带够炮弹致败,说明连最起码的防身意识也没有,责任该自负。慈禧只应对国家机器总体腐朽承担国家层面的领导责任。

  然而至今,甲午失败的糊涂认识仍在散布。我去山东威海参观刘公岛北洋水师旧址,看到的纪录片,仍重复批评慈禧和贪官,还在用邓世昌等的英雄事迹掩盖海军在那场愚蠢的败仗里的直接责任。从失败当中挖掘英雄事迹只能是自我安慰。这群留学西洋、专学海军专业的精英军官,不带足炮弹就起航出战!应从自身素质上找原因。

  (作者单位:北京电视台)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