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理念之上,赢的是方法与坚守
戚业国//www.workercn.cn2013-10-24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制定制度的协商原则。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与广大教职工的日常教育生活息息相关,常规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允许所有人表达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要坚持充分协商的原则。制度的出台应当先得到大多数相关人员理解和认可,对不同意见进行充分协商,在取得绝大多数支持后再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要避免因简单多数通过高争议原则的制度所导致的执行困难。

  制度实施的无例外原则。在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实施中,所有对象一视同仁,制度执行不应有例外,哪怕有充分的理由解释违反制度规定的原因,也应当功过分开,各自按制度规定对待。在制度执行中的“无例外”才能树立制度的权威,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制度最少原则。制度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一次把所有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随着实际管理需要制度不断得到完善。总体上要坚持制度最少原则,能少不多,不追求制度更多,仅仅追求制度更加必要和更加有效。

  制度检查评价原则。所有常规管理的制度一定要得到有效落实,所有制度规定都应得到有效的检查和评价,没有办法检查落实的制度宁愿不制定,否则就会损害制度的权威,大大降低制度的效能。

  制度补偿原则。在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有些制度的违反是“情有可原”的,有些可能是“善意的违规”,这样的时候不应放弃制度的执行,只要制度没有修订就应得到严格执行,但不合理的因素应当给予另外纠正和补偿,同时启动制度的修订,修订后按照新的制度规范执行即可。

  先制度后问责原则。学校的责任与问责应当与制度的完善充分结合起来,应当坚持“先制度后问责”,即问责是基于制度的,如果没有制度即使具有很大责任、造成很大损害也不应当惩罚,而应尽快启动制度修订,尽快补上相应漏洞,即所谓亡羊补牢。

  制度升级原则。任何制度都是在当时特定情况下制定的,随着发展都会表现出不同的不适应,这时就需要启动制度的修订工作。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就是这样在不断完善中成熟起来。制度的修订应当成为主动行为,不能等发生问题、发现漏洞才启动制度的修订工作。

  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将比较成熟和有效的经验与做法,经过民主程序和有效性、必要性分析,可以系统化为常规管理制度。

  学校长期积累的办学经验、形成的各类制度和规范系统化为常规管理制度。多数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都是在长期办学积累的基础上,将比较成熟和有效的经验与做法,经过民主程序和有效性、必要性分析,逐步系统化为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不同学校的发展情况差异较大,但每一所学校都有针对自己特定办学条件运行的经验积累,因此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中,要注意把学校长期坚持的比较有效的管理规范、制度和做法纳入到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中来。这是每一所学校都应注意采用的常规制度建设方法。

  直接借鉴其他学校经验和相应规范制度范本进行改进优化而形成常规管理制度。就是通过对其他学校比较成熟的范本进行分析改造形成学校的常规管理制度。这样的方法看起来比较快捷,也容易吸收最前沿的经验和做法,但带来的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就是比较容易脱离学校实际,较难得到全校师生员工的充分认可,因此学习借鉴中要充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征询学校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学校日常管理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在分析中优化形成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体系。这种方法是从分析学校常规管理中的漏洞与不足开始,系统分析并找到漏洞和不足,然后补充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一起完善成为学校常规管理的制度规范体系。一些管理比较成熟、到位,运行比较好的学校可以更多考虑采用这样的方法推动常规管理制度建设。

  根据有关方面对学校管理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常规管理制度。也就是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上述三种方法,通过顶层设计和分项完善,逐步形成学校比较完善的常规管理制度。目前教育管理中普遍重视管理标准的引领,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学校管理制度建设的种种要求,可以结合这样的要求和有关学校管理标准,从完善自己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框架入手,逐步完善形成全面的常规管理制度体系。

  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方法要求

  注重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发动、组织和动员。学校常规管理制度无论采用哪种制定的具体方法,都要注意整体的顶层设计,强调作为常规管理制度所要达成的目标、要实现的目的,明确每一常规管理制度在整个学校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具体方法上,学校主要领导和班子要形成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整体结构框架,在这样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发动广大教师参与到学校制度框架体系建设的讨论中,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大家共同关心、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

  注重民主参与,自下而上地形成各项具体制度的草案文本。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体系框架确定后,具体的制定过程一定是民主参与的,因为只有最广泛的民主参与才能最大程度得到认同、最大程度调动执行和落实制度的积极性,也为制度的具体执行奠定民意基础。制度规范总会让一些人觉得“不自由”,制度规范目的是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这就更需要广大教职工的充分理解和认同。

  注重民主决策,通过教代会完成整体常规管理制度的确定。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形成后,作为一揽子的管理制度,最好经过教代会讨论通过,这样更有利于组织实施。当然,中小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具体的常规管理制度不一定都需要教代会讨论通过。

  常规管理制度的体系与框架

  学校运行直接依赖的最为基本的规范是教学常规、德育常规、行政运行常规。

  学校常规管理制度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十分繁杂,但从总体看是有一定体系和结构的。学校运行直接依赖的最为基本的规范是教学常规、德育常规、行政运行常规,其中行政运行常规包括工作规范、办事流程、财务管理、校园与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内容。而学校的发展、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立成熟而完善的教师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常规、学校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常规、学校精神与文化规范、学校目标与规划管理制度等。狭义的常规主要指前面三项内容,广义的常规则包括后面四方面内容。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常规指的是从教学开始到结束的主要环节、相应环节的要求和工作规范。教学常规多数属于规范性的规定,也有部分属于程序性规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开始前的准备、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成效的监测评价、教学问题的反馈与调整、教学总结等六个关键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规范要求。教学中教师的人事管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办事流程等一般不包括在教学常规制度建设中。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中,需要特别重视教学运行流程、好课标准讨论、教学主要环节的基本规范、教研与集体备课、听评课和教学检查、教学检测与补救、辅优补差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和要求。

  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制度。德育为先是基础教育办学的基本要求,学校德育常规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中与教学并重的内容,德育常规更多体现的是育人的常规工作要求,建立学校常规德育管理体系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常规管理制度主要是规范日常德育的流程、德育的主要环节、德育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一般包括德育计划与组织实施体系建设、一日德育常规、全员育人体系建设、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四个方面,学校在这四个方面形成德育常规的制度与规范,保证德育基本目标的达成、提高常规德育的成效。其中要特别注意师生行为规范要求,健全班主任遴选、考核评价、专业发展与激励机制,完善班会课、课间操、升旗仪式、表彰奖励等德育活动,还要重视少先队、共青团、学生社团等组织建设与活动规范,社会实践、家校合作等方面的常规制度建设也应引起重视。

  学校行政管理基本制度。行政管理是学校日常事务管理的主要部分,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机构,行政管理是维系组织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狭义的行政管理仅仅指学校办公室系统的行政事务管理,广义的行政管理包括了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的管理。对于规模非常大的学校,这些管理实务分类非常清楚,有各自管理的部门,对于比较小型的学校,这些方面的管理通常集中在一起,不做更加细致的划分,所以各学校行政管理的常规管理制度差别比较大。

  对于中小型学校而言,可以从广义角度理解学校常规行政管理,这些常规管理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学校行政事务管理、人力资源事务管理、校园与财物管理、学校时间管理、学校信息管理。学校应该在这五个方面建立基本管理制度,这是保证学校运行的基本要求,在这样的制度建设中需要结合学校的规模、办学层次、地方特点等方面因素,不要求多求全,重在管理的实际需要。行政管理常规制度主要是各类程序性规定,尤其是办事的相应程序、财务相关流程和规定、设备设施等的采购管理使用规定等等,也有少数是规范相关人员行为的制度。

  学校教师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这主要是教师业务管理方面的常规制度,在教学常规中通常需要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规范教学常规的相应要求,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属于教学常规方面的内容。常规管理中的教师常规管理主要是教师聘用、考核、晋升、激励等方面的制度,这些制度应该自成体系,但相应制度实施中一些程序方面的手续性事务可以归类到行政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教师专业发展常规制度主要是教师校本研修、教师教科研、教师培训外出交流、教学竞赛评比等方面,多数与教师人力资源发展结合,当然其中的手续性、程序性规定也是与行政管理常规结合在一起的。

  学校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制度。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建设与管理成为学校常规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常规主要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常规制度,包括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校本课程开发与开设的流程和制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与要求、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等方面,通常也会把国家规定的各学科课程组的建设纳入课程管理常规,但这多数是与教师队伍、教研制度建设结合的。

  学校精神与文化建设管理制度。近年来,学校精神与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中越来越引起关注和重视,这方面的常规管理通常是一个选择确定与坚持的过程,相关内容确定后一般会在较长时间里保持稳定。其内容主要包括完整的三风一训、体现办学追求的校园文化标志、重视校园美化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除此之外,党务、工青妇等方面的常规管理制度也纳入这部分进行落实。在目前我国学校管理的现实情况下,学校的精神建设和文化建设应当得到重视,应当与德育结合、与党建结合进行。

  学校目标与规划管理制度。学校规划应当是学校经常性的管理活动,虽然这属于学校战略管理层面的内容,但由于规划评估、学校分析诊断、新的目标形成等等都已经属于学校周期性的工作,因此可以归类到周期性的常规管理中。学校应当按时启动规划制定、规划中期评估修订、规划实施情况总结。学校办学目标、育人理念、阶段发展目标、各部门工作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等的制定与落实已经成为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在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中也应当体现出来。

  总之,学校管理必须重视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它在一定阶段内应当是相对比较稳定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深化,常规管理制度的内容也应不断调整。重视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向常规管理要质量、要水平,应当是学校普遍重视和关注的。(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