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激活校园文化的战斗因子
夏平//www.workercn.cn2013-11-01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在先进军事文化的版图中,军队院校的校园文化独具特色。长期以来,军队院校在铸魂育人的实践中,根据自身文化传统、使命担当、驻地特色等,创造了“抗大文化”“军魂文化”“砺剑文化”等影响深远的校园文化品牌,为推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穿越战场的迷雾,在信息化武器装备交锋的背后,是人的智力因素和精神力量的对抗。这种精神力量集中体现在战斗精神上。院校作为培育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阵地,肩负着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在培养学员人文素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将战斗精神灌注于学员的血脉,铸牢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意识。

  战斗精神表现在战时,积累在平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潜移默化的长久之功。校园文化能够启发思想觉悟、塑造高尚情操、提升人文素养,是孕育和滋养精神力量的沃土。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培育,既要依托教学训练主阵地,也要靠校园文化的熏染激发。因此,军队院校要坚持把激发战斗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扎实培育学员忠诚、勇武、团结、责任、牺牲等价值理念,切实使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战斗文化内涵得到发扬光大。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将先进的思想和理论灌输于学员,引导学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要充分发挥教育训练在打造战斗文化、培育战斗精神中的主战场作用。军队院校站在军队理论武装最前沿,要围绕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着力培养学员的战斗精神上,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紧密结合教学训练任务,广泛开展对抗性强、激烈程度高、心理压力大的比武竞赛活动,让学员在对抗中锻造意志品质,在竞争中激发胜利欲望。此外,还要善于发挥院校注重学术理论、敢于创新超前这一独特优势,在战斗精神的培育方法和路径上,积极探索,努力攻关,形成可以推广普及的经验。

  军队院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构建战斗文化中,有着思想性与实践性兼备、集体性和创新性并举的突出特点。那么,究竟如何从培育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出发打造校园文化?无需好高骛远,仍要回到军营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上来。强化思想性,旨在“植根铸魂”,为军校文化奠构理想信念的基石;突出战斗性,旨在“聚焦打赢”,为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融入基层、树立目标提供保障;坚持集体性,旨在“全员参与”,让学员熟悉部队、热爱部队,培养献身使命的真挚情感和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着眼创新性,旨在“打造特色”: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如标志性建筑、文化历史长廊、有特殊意义的雕塑等,从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与广泛影响力的文化软实力。

  伴随着任职教育改革和转型不断深化,军队院校与外界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不同类型院校之间、院校与作战部队之间甚至院校与外军之间的学习交流,如教员赴部队代职、选拔部队干部担任教官、教员参与部队重大演训活动、部队联合院校进行科研攻关等等,为激活校园文化中的战斗性因子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和有力的资源支撑。一方面,要兼收并蓄各类人员“进来”带来的育人理念、特色文化、战斗作风等,在广泛吸收和借鉴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校园战斗文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院校文化的辐射发散功能,通过对学员的熏陶和培养,利用各个层级学员、各类人员“出去”的影响,将战斗文化广泛向部队发散传播,不断影响和促进部队战斗文化建设。

  对军队院校而言,用文化的手段为强军梦铸就强固的根基,用文化的力量将强军梦想融进每名官兵的血脉,既是院校育人之实,也是院校圆梦之举。在向强军目标进发的号角声中,校园文化中的战斗性因子恰如其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音符,必将不断激励学员砥砺前行、勇往直前。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政治部主任)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