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经济课进中学是否“量体裁衣”?
//www.workercn.cn2013-12-18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王琦

  翻译自美国的《高中经济学》教材有望明年进入本市高中。目前,许多学校早已开始探索“经济课”的新教法,在育英中学甚至开设了经济课并让学生模拟炒股。

  告别单调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表,新的中学课程迎来了更多样化、更贴近生活的课程,比如乡土课,比如经济课。

  让学生更好的应用加减法

  学生的未来是社会生活,而学校更应该教给学生的就是如何更好的生活,从这方面来说,开设经济课无疑是教育的进步,是让教育更好的贴近生活,让学习变得更为实用。数学学得再好,精通微积分,生活中应用最多的也只是简单的加减法,而经济课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更好的应用加减法,如何让经济在加减中增值。

  很多人在长大之后才意识到会理财如此重要,而他们却往往已经长期沐浴在“月光”之中,“月光族”、“日光族”、“啃老族”等群体普遍具备的特征就是盲目消费,不懂理财,经济意识差,这些新兴一族的出现,从侧面反映了教育的缺陷和经济教学的必要。80后、90后们往往在上学期间专注于学习,受父母的供养和保护,隔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听的最多的就是父母老师那句,“别的你不用管,学习最重要”,而现在他们长大了,面对金钱他们往往不知所措,盲目追逐与消费,没有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经济意识,出现“月光族”其实不足为奇。

  消费观培养仍以节俭为主

  但是学生的经济课必然要与成人的经济课有所区别,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量体裁衣”,比如消费观。孩子本身对金钱的认识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在消费观的培养上仍应以节俭为主,而不应过多引导消费,育英中学的自编教材中出现的“节俭悖论”消费者故事虽然言之有理,但对学生来说并不合适。

  再比如第二单元中经济学家“坑蒙拐骗”不断施计逃票的例子也有待商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对金钱的观念,孩子的成长应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经济教育也应建立在道德底线之上,以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基本的经济意识、理财能力为主。正如重庆巴蜀中学推出的奢侈品经济课,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理性消费习惯,避免盲目的金钱崇拜和追逐品牌。

  进入中学课堂是大势所趋

  美国中学要开35门课程,除了语数外等基础课程外,还有商业经济、汽车驾驶、烹饪等课程。我国的课程屈指可数,实用性的课程更是难觅踪迹。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后果,使得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因此,高中开设的经济课,不但丰富了高中的课程设置,还利用现实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就这一点而言,经济课的开设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是中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让经济课进入中学课堂是大势所趋。

  专家观点

  培养基本的理财能力足矣

  经济课进入中学课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各位教育专家的多方研讨。经济课只是孩子学习生涯中的一小部分,孩子的学习仍应以基础课程为主,不能让经济课喧宾夺主。只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习惯与基本的理财能力,就已经达到了中学生学习经济的目的,更为高深的经济学内容还是留待以后的大学和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吧。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