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读《温家宝谈教育》
朱永新//www.workercn.cn2014-03-01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温家宝认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总量问题。在农村,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与城市形成很大反差。所以,他强调,国家要把每年新增的教育经费主要用在农村,用于农村新建中小学校舍和改造危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发展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要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着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而最重要的则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在他任内,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和“国培计划”,为农村学校培养和补充优秀教师;建立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鼓励城镇教师支援农村等。

  温家宝是一位有着浓厚人文情怀的总理。他的“穷人教育学”、“平民教育”的提法,让海内外舆论大为关注。

  2007年9月教师节前一天,温家宝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刚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时,他说:“我以前讲过穷人的经济学,今天讲讲穷人的教育学。我们的国家太大,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还很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圆上学梦……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

  2006年3月,在全国两会闭幕后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温家宝作为国家领导人首次提出“面向平民的教育”,他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受到教育。”

  显然,21世纪之初的十年里,中国教育在农村教育方面取得巨大的里程碑式的进展,这既是紧迫的教育现实所致,也与这位有着深厚教育感情的大国总理密切相关。

  四、重视培养优秀人才,倡导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温家宝同志非常重视培养优秀人才。他强调,经济发展能不能跃上更高层次,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都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他一再强调:“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温家宝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他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

  2005年,温家宝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不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2009年10月,钱学森带着遗憾逝世。“钱学森之问”成了中国教育界热烈讨论的教育难题。对此,温家宝在一次回答学生提问时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

  温家宝对于素质教育与培养杰出人才的关系,有一段很有见地的论述。他说:“古往今来的许多事例证明,素质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杰出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人。因为他是全面发展的人,知识广博,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为他站得高,看得远,前瞻未来,能开风气之先,引领新潮流。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人才,尽管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集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于一身,表现出全面的良好素质。究其原因,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的结合使他们想象力更丰富,视野更开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因而获得广泛的成就。”也就是说,真正的人才,不是文理分科培养出来的狭隘的人,不是那些只知道书本知识的人,而是能够把学思知行结合起来的人,是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的人。

  温家宝认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应该既具有仰望星空的理想情怀,又具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他指出,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他还经常勉励青年学生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2009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温家宝在和清华大学毕业生座谈时,动情地对学生们说:“什么能够使你们的心灵永远明亮?那就是你们的理想和信念,把自己一生献给人民。这就像一盏明灯,永远在你们心里点燃,而且照亮你们前进的方向,不要退缩。”2010年5月,温家宝在与北大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时,也勉励学生说:“进入大学只是人生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你们眼前的路还很长,甚至充满坎坷,需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成才。”

  温家宝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他说,青年人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这就需要努力学习,特别是要有严谨的学风和诚实的态度。不图虚名,不度虚生,唯以求真的精神做踏实的功夫。因此,当北京大学一位学生铺开宣纸蘸墨写下温家宝的一首诗的题目“仰望星空”后,温家宝挥毫相和写下的是“脚踏实地”四个字。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温家宝也说:“我们确实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心里装着整个国家和世界,同时又需要一些脚踏实地的人,踏踏实实地去下苦功夫。”

  正是痛感“钱学森之问”之严峻与培养优秀人才的紧迫,才使温家宝更加坚定了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是对改革教育现状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回应。

  五、重视提高教师素质,倡导教育家办学

  温家宝非常重视教师在提高教育水平中的重要作用。2009年教师节前夕,他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上午听了五节课,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在题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讲话中,温家宝深有感触地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

  温家宝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还有待加强,教师管理机制仍然需要完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为此,他多次谈到办好师范教育的必要性。他指出,师范教育的目标绝不是造就“教书匠”,而是要造就堪为人师的教育家。师范教育不能仅注重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更要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文化熏陶。“师范学校的专门训练,不限于教学的技能,而尤其在于多年的教育文化氛围中涵濡浸渍,使学生对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对于教育事业的敬仰日益坚定。”

  温家宝认为,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说:“我国教育事业要兴旺发达,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因为他们尊重、敬畏教育的价值和规律,拥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教育充满热爱并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因此,温家宝在众多场合一再呼吁要由教育家办学。2010年4月,《求是》杂志发表了他的文章《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文中在论述“教育改革发展”的问题时,提出不同类型学校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不能千校一面,不能用一个模式办教育。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要倡导教育家办学。重申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温家宝指出: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充分发挥教育家的办学才能和特长,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对于教育家的定位,温家宝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让教育家办学,这里所说的教育家可能不是某些专业的专门家,但是他们第一热爱教育,第二懂得教育,第三要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不是一时而是终身。如果两三年一换,那么哪一所学校都不可能办好。”这里说的教育家,首先是要真正地热爱教育,懂得教育,其次是要站在教育的一线,具有终身从教的热情。

  不仅中小学需要优秀的教师,需要教育家办学。大学同样需要教育家办学。对于大学来说,让懂教育的教育家安心去办学,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教育的行政化。对此,温家宝说:“大学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家办教育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大学还应该逐步改变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大学应该以教学为中心。”让懂教育的教育家一心一意办教育,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是促进教育良性发展的一条符合教育规律的重要原理。应该说,这体现出温家宝对教育的思考抓住了教育发展的真正脉络和根本,充分展现了一位懂得教育、理解和关心教育的政治家情怀。

  温家宝有许多尊重教师的佳话。从《温家宝谈教育》中收录的部分与教师校长们的通信,就可以感觉到他对于一线教师的感情。记得在北京实验二小的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霍懋征的告别仪式上,我曾经亲眼目睹温家宝送别霍老师的情景。在新华网访谈中,温家宝称赞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虽然有各种升迁的机会,但是她都没离开她那所小学。而且到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做示范教学。他对网友说:“我之所以为她送别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也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人口只是短期内的红利。一个国家与民族长远且真正的希望,在于教育。实现中国梦,教育任重道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重大部署,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个人来说,教育是一场人生的马拉松;对国家与民族来说,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接力赛。我们相信,有着这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人们不间断地接力,距离实现教育强国的梦想就越来越近。

  (作者为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