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把握好这个核心内容,利于我们更好地坚守党的生命线。
一切为了群众,既是我们干事业的根本目的,也是对每名党员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需要放在第一位置,时刻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把让群众满意当作最大成绩,把群众利益最大化、最优化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努力践行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对人民负责,善于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一切依靠群众,首先要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要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既要反对命令主义,又要反对尾巴主义,应该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要在新形势下努力创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新方式、新方法。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保持和发展党同群众的血肉关系,是每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坚守党的生命线才能更好地完成全党长期的政治任务。历史一再证明,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得民心者得天下,脱离群众就是脱离生命线。总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不断巩固和扩大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执政基础和长期执政才有根本保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
二、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引,构建和谐美丽校园
(一)以人为本,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健康成长成才和成就事业的平台
学校的发展为了谁?归根结底是为了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是为了实现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体现在高校工作实践中,就是要确立相信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办学的理念,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观念,满足和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以提高师生员工素质,激发师生员工潜能,实现师生员工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落脚点。
一是以学生为本,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成才的空间。高校是培育高层次人才的摇篮,要具有“为了学生的一切”与“一切为了学生”的现实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切为了学生,最根本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因为这是学生最根本、最现实的利益,是党和人民对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望。作为高校,就要把最好的师资、最好的设施、最好的服务、最好的工作奉献给学生,让学生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要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成为辛勤的园丁,让他们时刻把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心上,对学生精心呵护、用心栽培,为学生指路引航,让学生健康发展、茁壮成长,把学生培养成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是以教职员工为本,为他们搭建成就事业的平台。学校的发展要体现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既要兼顾教职员工的现实需要,又要考虑他们的长远利益;既要制定教职员工合理的岗位职责,又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搭建成就事业的平台,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要让他们感到干工作有劲头,过日子有盼头,鼓励和激发他们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实现人生价值。
(二)完善管理服务机制,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一是要把师生员工放在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实现人与学校共同发展。一方面,要以关爱师生员工为切入点,给予每位师生员工充分的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采取切实的措施,为师生员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管理工作制度,以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树立师生工作无小事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管理人员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强烈的育人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管理能力,带头遵守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形象。
二是高校在具体工作中要处处彰显人文关怀,做到服务人性化。做到事事时时处处为师生员工着想,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要强化后勤工作人员服务育人的意识,通过引导与培训,让他们提高政治文化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转变服务态度,树立全员服务、全方位服务、多层次服务的新型服务观念,把服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师生员工提供文明优质的服务。
(三)注重思想引领,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
一要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宣传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教风,大力弘扬教书育人、潜心钻研、甘于奉献的优秀典型,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使教师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严师,也要成为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人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要注重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辅,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做好思想道德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同时让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牢固树立尊师重教的观念。
(四)创建良好校园环境,创造良好育人氛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隐性课程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师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高校要在充分考虑大学文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前提下,创造一个整洁、美观、富有文化内涵和时尚品味的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倡导建设节约型校园,如在大学生中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活动等,培养师生员工的节约观念和传统美德。让师生员工在祥和安宁美好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心灵得到净化,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作者单位:西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