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体育资源是体育事业发展重要的物质平台,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体育资源是保障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对体育资源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所以体育资源总体呈平稳增加的趋势,但是体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也十分明显。在所有体育资源中,社区体育资源利用程度相对较高,是满足广大群众运动和健身需求的重要途径。我国社区体育资源普遍存在建设滞后、设施缺乏和资源紧缺的问题,且社区体育的室内外资源相差悬殊,以室外资源为主,室内资源投入不足,人均资源紧张的局面一直存在。学校体育资源以教学使用为主要目的,和其他类型的体育资源相比,其资金投入量较大,类型比较完善,但是因为学校特殊的时间工作状态,使得学校的体育资源闲置率较高。
社区体育资源和学校体育资源是体育资源中的两大主体性资源,二者既存在紧缺又存在闲置的局面,资源分配不合理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整合资源、弥补不足,构建社区体育资源和学校体育资源共享的模式尤为重要。
社区与学校体育资源共享内涵。体育资源共享属于资源共享的一个特例,资源共享就是在特定的使用范围和权限下,资源被多个用户使用的状态。社区与学校体育资源共享就是在社区等政府部门和主管学校的教育部门共同监管下,突破原有的体育资源限制,让体育资源成为社区居民和学校共享的资源。体育资源共享从广义上讲,不但共享了体育设施和设备,还共享了资源管理系统,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全民健身和阳光体育的和谐发展。虽然社区体育资源和学校体育资源服务主体不同,但是其资源类型相同,都属于公共资源。不过,因为社区和学校的服务属性和监管方式不同,导致其体育资源共享变得十分困难。由于出现大部分学校体育资源闲置和社区体育资源严重紧张的局面,使得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共享的构想成为可能。但是共享不等同于简单对外开放,这种共享应该在减少不必要开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在保障学校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和社区体育资源进行整合,推动学校和社区体育事业共同发展。
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共享模式。一是从经济角度资源采取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方式共享。对于社区和学校而言,一些室外的大型体育资源,如橡胶跑道、足球场地和篮球场地等可以无偿向社区居民和学生开放,由场地所属部门(社区或学校)提供安全保障,对学校而言,尽量将开放的体育场所和教学场所分离,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无偿开放的场所政府提供补贴,社区和学校双方投入的原则,从经济上保障场地的正常维护和使用。而需要经常维护的场所例如室内游泳池、室内器械健身馆等采取有偿开放的原则,社区和学校协商,可以学校自主经营亦可以委托公司经营,政府和税务工商等监管部门要严格审核价格,确保价格合理保障其全民健身的公益属性。
二是从管理角度资源共享采取政府、社区和学校三方共同管理的方式。政府作为主导者,充分发挥其行政管理优势,促进社区和学校合作,并通过协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为资源共享提供政策、经济和法律上的保障。政府应该既做到充分放权,又时刻监督和督促,可以委托第三方对资源共享进行审计,衡量每年的财务投入,评估资源共享状态和环境,随时调整管理方法。
三是资源共享应该建立在社区和学校资源整合基础上。为保障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共享,二者的资源应该做到有机整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对社区而言,其管理下的卫生局和派出所等部门和学校的校医院及保卫处联合,充分保障社区居民和学生使用体育资源时的安全,社区下属的工商和税务部门时刻监督有偿收费场所的运营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