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知恩于心 化恩于德 施恩于行
//www.workercn.cn2014-06-26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桂理昕

  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主题,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智慧品德,可以消除内心积怨,可以涤荡心灵尘埃。学会感恩,是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应有的优秀品质。深入开展全民性“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是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也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感恩是人类的优秀品质和精神素养

  感恩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人类不可磨灭的道德良知。有没有感恩之心,既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尺,也是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品格的试金石。没有感恩,爱心之树就失去了成长的沃土,爱心之舟也必将搁浅在心灵的荒漠。

  懂得感恩,知恩图报,一直是古今中外一切文化传承的共性美德。每年清明时期,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祭拜轩辕黄帝,表达的就是对中华始祖筚路蓝缕、开拓疆土、造福后人的感恩。当代西方社会影响很大的感恩节,就起源于早期到达美洲的移民者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和印第安人的帮助。

  感恩是中华民族最朴素、最动人的道德情怀。《说文解字》解释“感”与“恩”二字时即指出:“感,动人心也”,“恩,惠也”。《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就有“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之语。可以说,悠久深厚的感恩文化,深深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诗经·大雅》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到《游子吟》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寓言,到“衔环结草”和“一饭之恩”典故;从刘备“猥自枉屈,三顾草庐”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谈,到李密为对祖母尽孝而放弃个人仕途的佳话。感恩如同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一直流淌在中华道德文化的沃土之中。

  重视感恩宣传和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毛泽东曾亲笔撰写《纪念白求恩》一文,深切缅怀这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战争的伟大国际主义战士,号召人们要学会感恩,像白求恩同志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就决定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此缅怀和感恩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时至今日,党的重要会议正式召开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向已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默哀致敬,这首先就是一种感恩。

  2 感恩是升华人生境界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动力

  马克思认为,“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因此,人的社会性存在,离不开恩情。感恩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最起码修养。正如卢梭所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感恩是道德品行的善端,它能升华道德情感,拓展道德理念。

  学会感恩是提升生活品质重要的原初动力。常怀感恩之心,会让人安详、珍惜和知足,会让人更加懂得珍惜生活、珍爱生命、爱护自然,会让人更容易感到快乐和幸福。怀着感恩的心情生活,人的心态就会变得谦逊和恬静,就会对他人和外物外界产生宽容和友善的情感。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获奖感言,讲的是一个农家孩子的成长故事,贯穿的却是感恩情怀推动下对人间正道的追求和向往。莫言的成功,与其感恩的情怀又何尝不无关系。

  感恩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责任感。作为一种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感恩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对别人的意义,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对于党、国家和亲人的责任,从而更加努力工作,积极生活。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不仅给经济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而且推动了个体的独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尺度、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方面带来巨大影响和冲击,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时有抬头,感恩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感恩意识缺失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加强感恩教育,倡导感恩情怀,成为当今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责任感的必然选择。

  感恩有助于增进社会和谐。感恩是连结社会的纽带,它能融洽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感恩意识好比是人性深处的一根琴弦,一旦拨动,就会产生共振,引起共鸣,已有的道德情感就会得到“增值”和升华,从而促发更多美好的情感和行为,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在相互理解和包容中消失在萌发状态。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行动诠释了“师爱”这两个字的真谛,这份爱的种子在她的学生和所有为她的事迹感动的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正是这些涓涓细流,最终汇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道德资源。

  3 感恩要知于心、化为德、践于行

  学会感恩,不仅要识恩知恩,更重要的是要报恩施恩,这就需要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面努力。

  第一,感恩要知恩于心升华认识

  要感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认识到我们党历经千辛万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要感恩祖国。认识到快速发展的祖国为我们创造了安居乐业的环境;认识到作为大国公民的尊严、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这句平实的话语,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能带来个人的幸福。

  要感恩人民。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认识到“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要感恩社会。一泓清泉,必有源头活水;一棵大树,必有根下沃土。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不可能仅凭自身的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要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工作业绩还要归功于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和领导的关怀,归功于朋友的帮助、同事的鼓励和单位的支持。

  要感恩自然。大自然给予我们空气、水等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重要资源,要牢记恩格斯的教导,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

  第二,感恩要化恩于德并努力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感恩意识是个体道德品行的发端,是个体德行生活的源泉,它使人在获得关爱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在接受给予的同时学会无私奉献。受恩者在认知恩情的基础上,内心会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进而将所受的恩情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恒久的道德情操、一种稳定的行为法则,最终影响受恩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心灵世界的“道德立法”。正如墨子所言,“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化恩于德,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可以说是全社会每个成员的义务和责任,其最终结果,不仅是个人的收益,也是全社会的硕果,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在互助互敬互爱中共享幸福和快乐,实现道德的共赢。个人的感恩是“小爱”,但众多的“小爱”汇集起来就是社会的“大德”。大爱无疆,这才是一个民族应有的品质。

  大爱无疆,以人性为基点,以互敬互爱为载体,用行为主体之间的无私与真诚弱化了强迫与命令,强化了自觉与情义,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伪诈、刻薄、势利,突出了彼此之间的善良、宽容、尊重,使得友善交往与和谐共存成为美好的现实。可以说,不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感恩这一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永远闪亮。中央文明办等单位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和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主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近年来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其中许多当选人的事迹都与感恩有关,成为引领社会良好风尚的鲜艳旗帜。开展感恩教育,发挥好道德楷模的示范作用,对培育良好社会风尚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感恩要施恩于行并见实效

  如果说知恩是一种良知,那报恩则是一种责任,而施恩更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正如古人所说,“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作为实践层次的感恩包含报恩和施恩。报恩是基于感恩体验所引起的道德情感的外化,是对他人的帮助给予回报,体现了受惠者的基本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报恩回报的是原施恩人,是对道义责任的承担,本质上是“自爱”,体现的是一般层次的道德觉悟。施恩是主动地付出,是基于感恩体验所引起的道德情感的泛化和升华,相对于报恩是一种更高境界的道德行为。施恩是开放式的报恩,回报的是原施恩人之外的广泛对象,本质上是“爱人”,施恩比报恩更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融洽与和谐。

  诚然,人们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品质的养成、道德行为的形成,最终都离不开道德实践活动。只有将感恩的意识、内化的道德,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才是完成了完整的感恩过程。然而,知易行难、知行脱节一直是道德实践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铭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健全知恩报恩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将我们得到的恩惠施与周围需要的人。

  道德重在养成,感恩重在实践,从“知恩”、“报恩”到“施恩”,实施越来越困难,作用越来越明显,意义越来越重要。感恩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开展“感恩教育”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自觉实践,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