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7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会议发表《巴厘部长宣言》,达成“巴厘一揽子协定”,实现了世贸组织成立18年来多边谈判的“零突破”。
协定文本达成一致
经过5天磋商与谈判,与会部长和代表们在会议延期21个小时后,就最终协定文本达成一致。“巴厘一揽子协定”也被称为多哈回合谈判的“早期收获”,包括10份文件,内容涵盖了简化海关及口岸通关程序、允许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具有更多选择权、协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贸易等内容。
2001年11月,世贸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人们称之为“多哈发展议程”,简称“多哈回合”。其宗旨是促进世贸组织成员削减贸易壁垒,通过更公平的贸易环境来促进全球,特别是较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
相对多哈回合谈判中的其他议题,“巴厘一揽子协定”涉及的内容属于“容易摘取的果实”。
中国代表团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早期收获”建立在各方12年艰苦谈判后达成的普遍共识之上,反映了各方利益的相对平衡,来之不易。各方在谈判过程中顾全大局,照顾彼此关切,体现了世贸组织大家庭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决心和力量。
五天来一波三折
撇开过去12年的艰苦谈判不谈,仅回顾这5天来一波三折的会议历程,也可见这一成果来之不易。
此次会议召开前,世贸成员在瑞士日内瓦就“巴厘一揽子协定”文本进行先期技术谈判,印度等国要求修改现有世贸组织农业协定,使其能够在免受处罚的情况下,实施粮食安全计划。
虽然经过协商,各方最终同意制定一项“和平条款”,使印度得以如愿。但在“和平条款”的时限上,西方与印度分歧非常严重:美欧仅允许这一“和平条款”维持4年;而印度则认为,直至正式协议达成前,这一过渡性条款应永久有效。
在各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国际舆论数日来哀声一片,“失败”、“阴霾”这样的字眼频频出现在有关此次会议的报道中。或许是迫于国际舆论压力,或许是出于对多哈回合彻底失败的恐惧,或许是阿泽维多斡旋有功,印度和美国终于在最后时刻就农业补贴和粮食安全议题达成共识,为“巴厘一揽子协定”的顺利达成搬走了一块最大的绊脚石。
可就在众人认为会议成功已无悬念之时,没想到又现波折。在其他成员已经接受“巴厘一揽子协定”文本的情况下,古巴、玻利维亚、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四国表示反对。
直到当地时间7日上午10时,大会应古巴等国要求,在贸易便利化协定文本下添加了“各方重申1994年关税总协定中第五条款的非歧视原则依旧有效”,这才为“巴厘一揽子协定”扫清最后障碍。
中国备受赞誉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世贸组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中国货物出口和进口全球排名分列第一位和第二位。作为全球贸易的“大块头”,中国在此次会议期间的立场备受关注。
中国代表团表示,中国一直积极、建设性地参与和促成“早期收获”谈判,为推动谈判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注意克制自己的要价,避免触及其他成员的“红线”。中方始终扮演促谈的角色,尽可能地展现灵活性。
中国在此次会议开幕当天宣布进一步与贝宁、布基纳法索、马里、乍得组成的“棉花四国”加强援助合作,帮助“棉花四国”全面提升棉花生产、加工、储运和贸易能力,此举得到了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的肯定。
据估计,巴厘会议达成的这项全球协定对全球经济的潜在效益将可达1万亿美元。对处于脆弱复苏中的世界经济而言,这无疑是重大利好。
多哈回合迈出了关键一步,现在,世界目光已锁定“后巴厘议程”,期待此次突破能够转换成新动力,使“早期收获”成为“垫脚石”,推动各方本着透明、包容和平等的原则,全面实现多哈回合的发展目标。
(综合新华社12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