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日本社会政治右倾化令人担忧
//www.workercn.cn2014-01-13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任晓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一意孤行,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后,国际社会纷纷表达失望、遗憾或反对,至今没听说有哪个国家表示支持的。即使是作为盟国的美国,也是在第一时间通过其驻日使馆表达“失望”,这在美日关系中是非常罕见的,可能也出乎安倍的意料。而中国近期更是有多位大使在所驻国或接受媒体采访、或发表文章,向国际社会揭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本质与危险。

  面对国际社会的失望之声和中国的强烈反应,安倍似乎并不悔改。安倍10日在非洲拓展“抗华外交新疆域”的同时,还派手下在欧洲开展“打小报告外交”,希望从西方得到安慰。

  那么,安倍的做法能否如愿呢?答案是否定的。记得在2005年,日本一门心思“入常”,派人周游各国游说,大搞金钱外交,但是在众多国家抵制下,日本未能如愿入常。今天,日本争常之心未死,谋求入常的“四国集团”(日本、德国、印度、巴西)还在,但安倍如此我行我素,日本要入常恐怕要比2005年更难了。

  更重要的是,对于安倍的行为,我们还要注意到日本国内的社会政治现状。目前,安倍在国内的支持率不低。首相一年一换在日本已经历多次,经过数年频繁地换相之后,日本民心思稳,希望看到强势领导人出现,而安倍看起来正好像是这样难得一见的领导人物。因此,日本社会政治右倾化更令人担忧。过去,日本曾经存在相对强大的社会党作为左翼力量在牵制着。随着社会党的衰落并以社民党面目出现,其影响早已大不如前,这种牵制力量下降了。

  政治右倾在历史观上的根源是对历史的暧昧和遗忘。与德国人对纳粹德国的过去加以彻底否定并真诚忏悔不同,日本的很多人士所想的始终是把历史模糊化,表现为最好谁都不要再提起日本过去那段加害他国、他人的历史,对那场给其他亚洲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躲躲闪闪,甚而至于连侵略也好像未曾定义了。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比如1974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就曾通过《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地存在着,说侵略没有定义岂不是睁眼说瞎话吗!暧昧和躲闪的结果,是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始终存在那儿,于是日本就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无法轻装前进。多年的思考使笔者得出一种看法:日本是一个缺乏内省精神的民族。总是别国的不是、不该,而日本总是“被迫”,连当年发动战争都是“被迫”。于是,日本便总是不能理解邻国为什么会有强烈的反应,总认为是别国不该,而非自己不是。其结果,问题终究还是得不到解决,与其他亚洲国家之间便总是疙里疙瘩,如此一再循环往复。

  现在中日之间的情形,颇有点类似当年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日本政治人物态度顽固,以至于双边关系气氛恶劣,中日领导人之间难以实现会谈,双边如此,多边场合亦然。这样看来,未来数年的中日关系难以乐观。假若日本始终走不出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不知将何以自处?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