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六)
一位学者曾对近百年中国旧军队的衰败规律做过统计分析,结论是“从组建到丧失战斗力大抵30年左右”。衰败的一个共同原因,就是作风腐化。
虽非燃眉之急,恰是危亡之渐。不良作风对战斗力标准的腐蚀是渐进的、隐蔽的,却是致命的。犹如温水之于青蛙,使一支军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绝境;犹如蚁蛀之于长堤,在日侵月蚀中溃于一旦;犹如流感之于人群,在相互传染中失去抵抗;犹如膏肓之于肌体,在无可救药中徒唤奈何。
中外历史上,多少军队曾摧枯拉朽、不可战胜,威风八面、称雄一时,但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倒在了作风上。无论是古罗马大军,还是拜占庭帝国军队;无论是蒙古铁骑,还是满清八旗兵;无论是李自成的大顺军,还是洪秀全的太平军,其衰亡至今仍让人唏嘘不已、引为镜鉴。
不管曾经创造过多少辉煌,赢得过多少胜利,一支部队只要作风坏了,战斗力的瓦解就不可逆转,战斗力标准的锈蚀就难以遏制。
北洋水师校阅,“徒求其演放整齐”,为让“看官”尽兴,竟请来杂耍助阵,故一临战事,便分崩离析,全军覆灭。“来远”舰大副张哲荣在甲午一役后痛陈:“我军无事之秋,多尚虚文,未尝讲求战事……虽职事所司,未谙窾窍,临敌贻误自多。”
军事训练不是演戏,角色、道具、布景、走场都事先设计好了,大幕一开,锣鼓一响,上去就照设定的套路一板一眼地演,演得再好也没有什么实效。训练场上唱“折子戏”,战场上必然没戏可唱。
习主席强调,军队抓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聚焦能打仗、打胜仗,贯彻和体现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抓战斗力不抓作风不行,抓作风必能提高战斗力。
我军的赫赫威名和良好形象,是浴血奋战打出来的,也是优良作风树起来的。从井冈山的挑粮小道,到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从西柏坡最简陋的指挥部,到朝鲜长津湖那不屈的“冰雕”,正是这种优良作风,催生了我军强大的战斗力。
承平日久,其弊必生。为什么个别单位“硝烟味”日淡,“生活味”渐浓?为什么有些部队养兵环境越来越好,练兵条件却不见改善?为什么有的人想生活享受多,想打仗事情少?为什么“旧五多”还没有完全遏制,“新五多”又粉墨登场?为什么急难险重任务结束了,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风就不见了?诸如此类的“为什么”,都与不良作风对战斗力标准的侵蚀密切相关。
兵不在众,以治为胜。抓作风与抓战斗力同向用力,立新风与立战斗力标准一同推进,作风建设与战斗力建设就会同频共振、同生共长。
(七)
这次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上至领率机关,下到基层班排;上至军委领导,下至普通一兵,层层深入发动,人人全程参与。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深,在我军的集中教育活动中是少有的。
随着大讨论的深入,一方面“抓手”越来越往下沉,向一兵一卒延伸;另一方面“层级”越来越往上移,向领率机关聚焦。如果说前者意味着讨论的广度,后者就标志着讨论的深度。因为“层级”上移源于这样的共识:影响战斗力标准树立的深层矛盾和思想根子主要在领率机关,打破瓶颈的主要责任和推动力量也在领率机关。
领率机关肩负着把方向、议大事、树导向的重要职责,作出的每一项决策、拿出的每一个主意,都可能对战斗力标准的树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领率机关与基层部队是中枢与末梢、决策与执行的关系。上面偏一寸,下面就会偏一尺。如果讨论来讨论去、抓过来抓过去都在基层,就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就抓偏了、抓虚了、抓空了。
在一次跨区机动战役演习中,广州军区某师的一辆战车在狂风大浪中意外沉海。演习是停下还是继续?各级心里都在打鼓。军区首长掷地有声:“打仗会死人,训练也可能死人,演习照常进行,有什么责任我来担!”试想,要是高级指挥员不敢担当,部队怎么能放开手脚去对抗?演训怎么能贴近实战去组织?
领率机关是战斗力标准这把尺子的制定者。尺子合不合用、能不能管长远,取决于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
早在2000年,美军参联会就制定了20年后的联合构想,成为指导美军联合部队建设和未来联合作战的纲领性文件。这种顶层设计的理念,值得借鉴。把战斗力标准落到底,既要重视从工作指导上研究解决问题,又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来规范和引领,确保长期坚持、有序推进,避免乱铺摊子、乱建项目,“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直面问题不回避,深挖根源不遮掩。讨论中,有些问题基层部队认识到了,但自身无力解决。比如,作战训练条例更新难,实战化训练环境构设难,军兵种互联互通难,装备革新经费保障难,新型装备人才补充难,等等。这每一“难”,都像一根绳索,捆着战斗力建设的手脚。而解决每一“难”,都需要领率机关主动作为。
有些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移一子而活全盘。比如,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等等。这些弊端不克服,就不可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领率机关应该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自我革命的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攻难关,敢于打破条条块块、现有格局,为促进战斗力跃升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八)
战斗力标准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思想上立起来不易,实践中落下去更难。
一个单位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重视什么轻视什么,既反映对待战斗力标准的态度,更体现落实战斗力标准的力度。导向立在哪里,官兵心思就会往哪里聚焦,各项工作就会向哪里用劲。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工作导向、评价导向、资源导向等,就等于绘出了何去何从的路线,提供了孰对孰错的答案。
--选人用人的“刻度”,什么时候都应定在打仗上。如果平时重用热衷“点菜的”、冷落善于“点兵的”,偏爱会来事的、疏远会干事的,战事兴起,谁来指挥?鼙鼓催征,良将安在?
--有时候做“减法”比做“加法”、知道“不干什么”比知道“该干什么”更重要。那些只为利想、不为战谋的忙,那些只愿栽速生杨、不愿种公孙树的忙,那些周旋于迎来送往、沉湎于文山会海的忙,忙得越多对战斗力建设的危害越大。
--刻度越清、精度越高,评价就越准。作为一把评价的标尺,战斗力标准需要量化、细化。如果刻度不清,黑哨裁判、暗箱操作、人情干扰就很难避免;如果精度不高,模糊判定、概略标定、主观认定就很难杜绝。
--战备需求、战场需要就是资源投向。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每一滴油都用在紧要处,才能确保有限的军费、宝贵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不当处若靡费千万,该用时必捉襟见肘”,决不能让国家投入的钱打了水漂。
落实“铁标尺”,需要“硬规矩”。战斗力标准的硬度,取决于平时奖惩的力度。赏一人而三军乐者,赏之;罚一人而三军震者,罚之。如果对违背战斗力标准的人和事,睁只眼闭只眼,在处罚上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就会使追责问责的“快刀”钝化。
对那些轻视、漠视、无视战斗力标准的行为,就是要板子打在具体人身上,让他们确实吃到苦头、受到惩罚。对那些真想、真用、真抓战斗力标准的官兵,就应该让他们尝到甜头、得到奖励。只有让规矩“硬”起来,战斗力标准才能贯穿到军事斗争准备的全过程,落实到部队建设的各领域。
(九)
“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
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从头到脚的距离。因为从思想到行动,必然会遇到许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矛盾,面临许多无法选择又必须选择的困境:
都说不以事故定乾坤,但事故之责谁来负?都说功成不必在我任,但潜绩如何来考核?都说唯实不唯上,但领导不满意怎么办?都说演习不能像演戏,但演砸了咋收场?都说按打仗标准来选人,但打仗标准谁来定?都说莫为亮点遮望眼,但没有抓手工作咋推动?
……
诸如此类的“基层之问”,答案也许在大讨论之中,也许在大讨论之外。
当全军上下敢于提出这类确实难解的问题,勇于求解这类看似无解的问题,就意味着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公里”正在被打通。
时间是最好的“显影剂”。
那些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当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如此,今天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亦如此。
战争是最严酷的“审计师”。
一声令下,是最终的检验;战则必胜,是最好的答卷。
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全军将士时刻等待出征这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