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融入“一带一路”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是广东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大机遇。阳江临海,海洋文化是其最大优势和特质。阳江历史上是我国内外交通一个枢纽,有广阔海向和陆向腹地。阳江地理区位特点和优势,极利于广东海上丝路建设。在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中,宜采取如下战略和对策。
第一,作为对接全国“一带一路”战略,广东应在南海北部沿海,建立“广东海上丝路经济走廊”,即以广东沿海港口群为依托,建设一条南北双向辐射的经济走廊,呈一轴两扇面的空间格局。这条经济走廊,自秦汉以来实际存在,应继承历史遗产,又适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接受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而提供一个工作平台,同时激活历史上就已存在的这一经济走廊,继而产生集聚效应,促进沿海和内陆地区发展。阳江恰处在这经济走廊中部偏西,有大面积海洋、众多港湾、相当规模海洋经济产业,阳江极富海洋文化风格,可以在这方面作出尝试,先走一步,成为这个经济走廊一个中心。
第二,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成为它的一条海上通道和走向东南亚桥梁。“珠江—西江经济带”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目的在于促进两广区域合作,其最大优势或亮点是利用西江和珠江(狭义)黄金水道,发展沿江经济。但其只有广州一头出海,势必造成与海洋直接联系困难和不便,不利于经济带的运作和发挥效益。这给阳江带来了机遇。“珠江—西江经济带”经广州港进出口,对广西内地,既拉长航运里程,也耗费了时间,若在肇庆直下漠阳江,将大大节省路程和时间。这就要打通新兴江和漠阳江,在两河分水岭,开一条运河。若修成,可缓解西江水患,改善生态环境,开辟西江新航道,激活北津港,直通南海。阳江将由此得益匪浅。
第三,借助于上述运河和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将阳江港口群嵌入泛珠三角,争取成为泛珠三角一个出海通道。实际上泛珠三角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只是整体和部分关系。阳江要有所作为,应在出海口上做文章,将漠阳江纳入珠江水系,改变漠阳江独流入海状态,形成阳江海陆丝路对接格局。唯一办法便是开凿18公里长新兴江—漠阳江运河。当然这涉及多个地级市关系、资金、技术等问题,但先有了这个理念,那些问题相信会逐步解决。
第四,建造“新南海Ⅰ号”,作为21世纪海上丝路品牌,仿效瑞典“哥德堡号”重走海上丝路。利用“新南海I号”作为广东海上丝路风物展,让广东、中国的海洋文明走向东南亚,走向全世界。应造一艘浮动的“新南海I号”,装载古今丝路物品从阳江出发,驶向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斯里兰卡、印度等各国港口,沿途进行祭海、贸易、约誓、巡展、经济洽谈等,体现和平、友好、平等、互助的丝路精神,同时做活生意,使“新南海I号”成为我国21世纪海上丝路的代表。应抓住海上丝路建设这个机遇,在“南海I号”上大做文章。
第五,阳江已划出滨海新区,应按“21世纪海上丝路园区”定位来规划打造,确定其功能、产业选择、布局。珠三角已有南沙、横琴、前海三个园区正在运作中。阳江倘能效仿以上三个园区,相信可能走出自己的路,同时拓展阳江城区,成为海上丝路经济带一个增长极。
第六,海陵岛已有广东海上丝路博物馆(水晶宫),在建的还有广东海洋博物馆,宜在此基础上,将全岛建设“海上丝路博览园”,借助深圳“世界之窗”模式、经验,将全世界有关海上丝路文化遗存、景点移聚于博览园中,供参观、洽谈和研究;或参照广交会形式,提供场地和会展服务,展示各地海上丝路风情。(司徒尚纪,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
兴商建市,发展富民 | 2012-10-30 |
西安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 2012-10-30 |
争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排头兵 | 2012-10-30 |
突出“四大板块”建设 提升城市综合服务... | 2012-10-30 |
传承历史文脉 创造未来辉煌 | 2012-10-30 |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2012-10-30 |
迎接中国大运河申遗揭晓时刻的到来 | 2012-10-30 |
全力加快舟山群岛新区建设 | 2012-10-30 |
争当建设海洋强国的排头兵 | 2012-10-30 |
建设海洋强国的行动指南 | 2012-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