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观点摘编:反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尹盼秋//www.workercn.cn2012-12-11来源:
分享到:更多

  

    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最令人瞩目的国际政治经济现象之一。这一改革起因相差很大,但结局几乎如出一辙,即从早期的迅速发展,到中期的陷入停滞,最后走上无可挽回的崩溃道路。为什么曾经如此具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后都难免崩溃的命运呢?回答这一提问,就必然凸显两个阻碍改革的重大结构性因素:

    一是改革力量缺乏有效的整合。改革者都是在一种既定的刚性政治前提下从事相关改革,这种策略性的改革幷无意根治社会主义的根本弊端。因此,改革愈是往纵深处推进,改革者自身就愈来愈处于被改革的境地,因此他们就会拒斥改革。这在第二轮到第三轮改革中尤为明显。简言之,社会主义改革动力的缺损症,就存在于这一改革的功能性定位之中。

    二是抵抗改革的负面因素起到很大作用。这些负面力量长期借助于国家意识形态、政党利益与集团诉求,扼制住了国家的政治咽喉。哪怕是极其轻微的改革,也因为触动了保守集团的政治利益、社会利益或经济利益而遭到抵抗。因此,承诺不触动执政集团的政治利益,就成为改革的一个预设条件。可是,即便是推进相对容易的经济改革,也难免会触动政治权势人物随主观愿望控制国家经济活动的“利益”,故而经济体制改革必然与政治体制改革内在嵌合。然而,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都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人为切割开来。

    因此,改革的失衡难以避免。一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反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国家权力习性就与新生的民主政治力量形成正面冲突,使得社会主义政治定势与政治改革方向相左,到最后,只好以失败收场。从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来看,这两种动力机制呈现出一种相反运动的趋向:当改革空间尚存的时候,后者受制于前者;当改革空间趋近于最小值的时候,后者对前者发挥出无法排遣的阻挡作用。这样的动力机制就体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一种衰变情形:在改革初期,推进改革的共识较容易形成,因为通过经济改革来促进经济发展,既可以用来证明执政党的英明,提供其长期执政的理由,也可以用来证明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满足改革者从事改革的成就需要。但当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的时候,对执政者也好,对试图取得执政机会的组织与政治人物也好,国家权力分配的不公正与不均衡,是极权体制所不能摆脱的困境。于是,共识丧失,改革左右摇摆,蹒跚而行,事实上处于停顿状态。最后,国家走向崩溃也就势所必然。

    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上分析,苏东国家改革基本上走上一个从共识期、衰变期、疲劳期、停滞期到夭折期的历程。一旦整个国家从统治者到公众,都对于周而复始的技术性改革心生厌倦的时候,改革也就走入了死胡同。社会公众对改革的厌弃现象体现为对改革收益预期的下降,与此同时,分享国家权力或兑现个体权利的呼声愈来愈强烈;改革者的厌弃表现为对改革缺乏热情和战略眼光,这是功能性、技术性改革缺乏愿景所必然导致的境地。对改革的普遍厌弃,造成社会主义国家以改革推动发展的动力机制严重软化。

    (任剑涛: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二十一世纪》2012年10月号 小玉/摘编)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