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重庆两江新区奏响内陆改革开放最强音
——写在促进区域发展示范性劳动竞赛重庆经验交流会召开之际
黄仕强//www.workercn.cn2014-11-01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实施“大保障”战略 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

  原家住渝北区龙兴镇高洞村三社的村民王道伟,农转非前,一家人依靠仅有的土地务农维持生计,年收入不足5000元。两江新区土地征用政策覆盖王道伟的家庭以后,他们全家不仅成了新城市人,老王还积极参加了两江新区组织的技能培训,成功应聘到两江物业公司工作。如今,已当上了两江新区影视城管理处安全员的王道伟,收入稳定,家庭和睦,已渐渐融入了城市生活。

  记者了解到,4年来,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共拆迁安置人员13.6万人,坚持把新区开发开放过程与城乡统筹和改善民生的过程紧密结合,切实让群众共享开发开放成果。

  在两江新区五大功能定位中,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国务院赋予两江新区的特有职责。两江新区开发开放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为此,两江新区实施了“大保障”战略,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转户进城农民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政策,努力让新区居民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

  “一改六好” (划拨地改为出让地,地段好、户型好、质量好、配套好、环境好、物业好)的安置房建设标准便是两江新区提出的新型安置房理念。鱼复开发区的和韵家园就是“一改六好”的最佳代表——小区容积率3.0,建筑密度21%,低于一般商品房容积率、建筑密度的平均标准,环境绿化率高达36.56%以上,使整个居住环境舒适度更高。小区附近还有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鱼嘴镇体育文化广场,小区内布局3000平方米的幼儿园,1.5万平方米的绿化广场以及体育文化设施,均超过同类商品房的标准。

  为让农转城人员充分享受两江新区带来的发展成果,两江新区还积极开展全方位培训,针对农转城群众积极开展保安保洁、园林绿化等门类的免费技能培训,总计培训12571人次;累计开展素质培训13期,培训7461人次,切实提高了农转城人员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了农转城人员的安居乐业,换来群众“两江为民,民拥两江”的高度赞誉。

  通过培训实现就业是农转城群众实现安居乐业的起步,而不少农转城人员心中的创业之梦,在两江新区的培训中也得到了体现。2014年5月,鱼复开发区52名农转城人员参加了“2014年农转城人员首期创业培训班”,其中部分优秀学员已成功创业。目前,已有19名优秀学员选择了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餐饮、维修、装修等服务业领域。“成功创业不仅可改善农转城人员生活,还可带动就业。”两江新区人力资源局局长尹晓华表示,“以创业带就业,可开发更多岗位,帮助农转城人员就近就业。”

  此外,保险、医院、学校、街道文化中心等一批事关民生服务的社会公益项目陆续建成。

  2013年10月,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成立以来首座新建小学——鱼嘴小学正式投用。1160名原鱼嘴中心小学学生正式迁往新校区。鱼嘴小学由3栋教学楼、风雨操场、食堂、教师宿舍组成,总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可容纳2160名学生。据两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鱼嘴小学是鱼复工业园成立以来第一所新建小学,作为鱼复工业园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解决农转非居民子女入学的民生工程,其教学资源将满足鱼复园区适龄儿童的就学需求。

  新区还在鱼复、水土、龙兴三大工业园区配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医疗保健圈”。计划新建2~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逐步引进国内和国际高水平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功能齐全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儿童福利院,构建开发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

  记者获悉,预计到2020年,两江新区将安置被征地群众20余万人,全面解决农转非群众的住房、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问题,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

1 2 3 4 5 6 共6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