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时间定格在2013年12月12日,被誉为“中国经济界奥斯卡”的第14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在中央电视台新址举行颁奖盛典, 代表中国技术工人群体受奖的三名代表中,有两名即来自北京。
评委会指出:中国技术工人所迸发出来的创业激情,激励着每一个人,也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人。他们用自豪与自信,书写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造出来的中国奇迹与中国力量。
这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荣,也是首都工人阶级的光荣。
长期以来,首都工人阶级发扬识大体、顾大局、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光荣传统,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了北京力量最好的代名词。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以“一团火”精神服务群众的张秉贵、“在车厢里营造春天”的李素丽,构成了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首都工人阶级英模群像。
时至今日,“当工人就得当一流工人”的赵郁、“从医30多年不吃午饭也要服务病人”的贾立群、“在公交车上书写北京精神”的刘美莲,再次谱写着首都工人阶级的动人风采。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未来。数百万首都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劳动,创新劳动,诚实劳动,以汗水圆梦,以智慧驱动,披坚持锐,建功立业,推动着北京这座世界城市建设一路飞奔——
识大体,顾大局,谋发展,保稳定,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首都工人阶级是北京力量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
首钢,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国企,有十多万职工。
为了京城有更多蓝天,为了京津冀协同化的拓展,为了给首都产业升级改造腾出更大空间,必须进行大搬迁。
4.5万职工需要重新安置安排,涉及到数十万职工家属需要挪腾换位。
首钢人没有说半个“不”字,一场人类工业史上最大的搬迁改造行动在平稳中圆满完成。
面对着从首钢原址上崛起的高科技园区和文化创意展示区,谁能相信,这种史无前例的大搬迁就是在当代首钢人手中完工的。
识大体,顾大局。这就是首都的工人阶级,这就是首都工人阶级的闪光品质。
赵郁,曾经的高考落榜生。从进入工厂的第一天起,就暗下决心:要当就得当一名好工人。当初,赵郁被公司派往德国奔驰进行培训。让赵郁万万没想到的是,当遇到装配上的问题,对方会无条件地教给他;当遇到技术上的问题时,对方会非常肯定地拒绝他;再追问为什么时,对方会干脆地回答:中国工人无权知道。在赵郁的内心深处,这是莫大的耻辱,他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工人争口气。在德国奔驰的车间里,赵郁用一个个漂亮的解决问题的案例,让对方频频伸出大拇指。赵郁以领袖群伦的技术优势被聘为北京奔驰汽车公司汽车装调工首席技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赵郁创新工作室”成为首都车企中首家创新工作室。
巨晓林,来自陕西的农民工,来京20多年的时间里,将全部的业务时间用于钻研接触网施工工艺,先后革新和研发40多项新技术,填补了电气化铁路施工培训空白的教科书,成为中铁电气化局的高级工,被工友们和专家们尊称为业界“小巨人”。
追随梦想,以诚实劳动铸就伟大中国梦。以赵郁、巨晓林为代表的首都职工高擎“工人阶级主力军”的旗帜,在各条战线上夺关斩将,建功立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首都工人阶级争分抢秒,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确保了无与伦比的奥运奇迹的实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首都职工再当主力,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良好形象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建设成就;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率先突围,首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首都职工功不可没;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潮流和首都新战略定位的展开,首都工人阶级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征程上,又一次以大手笔写大文章,一马当先,勇立潮头……
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现代化,锐意创新,宽容厚德,首都职工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全面提升,成为北京精神最好的代言人
我们不得不再次聚焦首钢人。
1988年,刘宏通过招工来到首钢。“按当时的情况来说,我是被‘搭’进来的。首钢到我老家招工的名额是90名男工。为解决女性就业,县里提出了招10男搭1女的要求。这样,我作为9名女性之一,随90名男同志到了首钢。”刘宏还记得到首钢的第一天,坐在车里经过当时一炼钢厂厂房时,平生第一次看到了飞溅的钢花。
1990年的一天,车间领导问刘宏:“你除了现在的工作,想不想学点什么?”她当时不假思索地回答:“想呀,我想学电气焊。”1993年初,她拿起了梦寐以求的焊把,独立顶岗操作,从此开始了焊工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