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北京市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以来,首都工人阶级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以诚实劳动引领社会风尚,努力提升技术技能水平,积极培育职业道德素养,满腔热情推进改革,无私奉献促进发展,为首都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首都工会在市委和全总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做好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整适应、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维护职工权益、稳定劳动关系、促进职工发展、服务职工需求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凝聚职工正能量,团结动员全市职工投身首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就首都工会5年来主要工作成果进行了梳理——
坚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推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
广泛开展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为主题的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引导广大职工参与首都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创新增效,在全面实施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首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主办北京市发明创新大赛,参与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示、北京科技周展示推广,通过职工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交流协作,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职工素质,增强首都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2009年,响应市政府和全总号召,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劳动竞赛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3.7万条,技术革新1.8万项,发明创造330项,为有效推动各类企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弘扬劳模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
唱响“中国梦·劳动美”的主旋律,持续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劳模宣传和劳模事迹巡回演讲,提升职工爱岗敬业意识,激发职工钻研技术的热情。在广大职工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设立劳模专项资金,成立劳模管理办公室、劳模协会、劳模志愿服务队,创建劳模教育基地、劳模创新工作室,加强劳模管理、提高劳模待遇、扩大劳模影响力。完善劳模选树机制,扩大覆盖面、严格评选民主程序,通过推荐人选事迹报告会,实现自下而上推选劳模,提高劳模公信力。五年来,全市共评选推荐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93名、北京市劳模和先进工作者1241名、北京市模范集体19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58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4名、全国工人先锋号268个,首都劳动奖状231个、首都劳动奖章1336名、北京市工人先锋号515个。
落实职工发展规划,促进职工技能素质全面提升
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搭建职工发展社会化平台。开展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实现职工培训、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发展。推出“学分银行计划”、“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等,为职工成长成才提供机会、铺平道路。建立410个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技术精英带动团队创新创效,进行职工创新成果交流展示,引领技术创新热潮。每年举办数十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大赛,五年参与职工105万人,覆盖职工达738万人,一批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深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
顺利完成三年工资集体协商行动计划各项任务,以百人以上企业为重点,探索总结了“行业协商层级上移”、“区域协商实现覆盖”、“企业协商提质增效”等有效经验。建立企业名录库和协商推进情况管理台账,实行实名制考核、动态化管理,聘请91名有经验的老同志和1300多名工会工作者为北京市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推动工资协商工作制度化、信息化、专业化。8万多家企业建立协商机制,覆盖职工299万人。加强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推进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严格落实民主管理制度,职工民主政治权益得到保障
全面提升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质量和效果,推进非公企业建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工作。五年来,国有企业职代会建制率、召开率均稳定在96%以上;非公企业厂务公开、职代会建制率从40%提高到82%以上;机关事业单位政务公开、校务公开、院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形式不断深化发展,逐步实施向社会公开,有力促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规范化、常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