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全国总工会:技工“虚缺”呼唤职业技能评价机制改革
//www.workercn.cn2014-05-19 14:43:35来源: 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更多

  每年春节后的招工季,企业“用工荒”现象频频出现,技工紧缺让企业为之发愁,与此同时,却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因为缺乏技能凭证而只能作为普通工人参加招聘。

  全国总工会对10个城市用工市场进行调研后发现:我国技能评价机制存在不合理之处,使得部分有技术的工人无法获得技能认证,进而导致用工市场技工虚缺现象。

  技工紧缺,是实是虚要区分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12年末,我国城镇就业人员3.76亿人,其中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包括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约8100万人。

  2013年,全国总工会对大连、青岛、宁波、东莞等10个城市调研显示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匮乏的状况日趋严重。调查显示,10个城市用工市场对高级工以上技能工人的人求倍率大都在1:8到1:12之间。

  然而,仔细分析技能人才总量严重短缺现象,全国总工会调研组发现,其中“实缺”与“虚缺”并存。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且产品结构不断换代和环带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随之急速膨胀,而我国长期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技能培训层次低,导致技工紧缺之实。但是全国总工会调研同时指出,大量的技术人才碍于职业技能评价机制,而无法归入“技工”人才队伍,导致用工市场技工“虚缺”现象。

  技术人才难获认证

  职业鉴定瓶颈导致技工虚缺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劳动者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有三种渠道。

  第一类是各类中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目前对这部分毕业生实行“双证”制度,中职、高职应届毕业生需要分别获得初级工、中级工证书方才取得毕业资格。近年也有少部分应用本科毕业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全国总工会调研指出,对应届中高职毕业生发放的职业等级证书占总发放量的50%以上,成为职业技能认定的主渠道。

  第二类是国有企业在职职工。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对规范,对职工提升技能予以支持鼓励,定期或不定期推荐职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考核认定。

  第三类是各级工会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每年组织开展涵盖多工种的职业技能大赛,对比赛优胜者授予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全国总工会调研发现,对于大多数私营企业职工和农民工而言,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取技能等级证书的渠道十分不畅,就业后鲜有参加技能认定的机会。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缺乏人力资本意识且员工流动性大,担心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为他人作嫁衣裳”,担心员工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后提出更高的工资待遇要求或被其他企业“挖墙脚”,因而对培养技能人才、支持员工参加技能鉴定持消极态度。同时,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作为经费差额补贴事业单位,高昂的培训费、鉴定费、证鉴费也使绝大多数普通职工望而却步。尽管一些地方已经实施免收技能鉴定费的政策,但大量私营企业职工由于不知晓办理程序、办理时间长等原因,自发参加技能鉴定培训和考核认定的人数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熟练工和达到一定技能水准的工人仍然没有渠道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企业招工时也就无凭据鉴别求职者的真实技能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用工市场上出现技工“虚缺”现象。许多农民工已经打工20年以上,已经达到较高的技能水准,甚至少部分人达到了技师程度,但由于不能出示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只能被用工单位作为普工对待。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