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口述实录:“在大型非公企业探索建会新路子”
//www.workercn.cn2014-06-10 07:53:2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谈到如何积极促进富士康园区工会工作有序开展,张学军介绍说:

  我们先后逐步建立完善了八大机制:一是建立全市层面的工作协调机制。由市总主席牵头,成立了有26个县(市)区、市直委局和公共服务单位工会领导参与的富士康园区工会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优势。二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市总将富士康园区工会作为全会重点,每月召开主席办公会安排调度工作,研究解决问题。三是建立对口衔接指导制度。市总机关各部室与企业工会各部室,对口衔接指导,明确任务目标,增强工作针对性。四是建立工作督导制度。市总领导定期带队入企,进行面对面指导,及时督导工作进展。五是建立工作机构。市总建立起富士康工会工作联络处,定期向园区委派工会工作人员配合工作。六是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市总将对口衔接指导工作列入机关工作重要议题,并在物质奖励和荣誉鼓励方面向园区倾斜。园区工会成立两周年时,市总拿出20个市五一劳动奖章、10个市工人先锋号、1个市模范职工之家和1名市优秀工会之友荣誉称号,专门用于表彰奖励园区工会。七是建立干部轮训制度。市总制订了培训计划,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把园区工会干部轮训一遍,并依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函授站对园区工会干部开展免费学历教育。目前,市总已分两批培训园区工会干部200多人,函授站去年招收的40名学员中,园区工会干部就占了24人。八是建立联谊制度。市总与园区工会定期开展联谊活动,交流工作,研讨问题,共商发展。通过落实上述机制,园区工会规范化运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逐步走在了我市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前列。

  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工会成立以后,始终把竭诚为职工服务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下基层大走访”、“工会干部公寓行”、“工会干部走餐厅”等活动,不断认真倾听职工的心声,扎实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职工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深得员工的认可和好评。

  谈到如何不断激发富士康郑州园区工会组织的活力,张学军介绍说:

  园区工会成立后,我们市总坚持 “服务园区工会、服务职工需求、服务企业发展”的“三服务”理念,不断加大投入,有力地提升了园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是加大人力投入。2012年下半年,针对园区大规模扩招职工但后勤保障服务无法跟上的实际,及时抽调16名干部入驻园区职工宿舍区,接连5个月和员工吃住在一起,加强员工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切实为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工作组共接待职工信访500多人次,组织晚会、歌唱会、放电影200多场次。二是加大经费投入。郑州园区工会成立以来,市总围绕工会干部培训、困难职工帮扶、文化体育设施和工会阵地建设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三是用好社会资源。两年来,市总多方联系协调,帮助企业工会解决了职工返乡车票购买、景点门票优惠、住房团购优惠、驾驶员培训费用优惠等问题;先后向企业工会赠送数字电影放映机3部、图书4万余册和一批文体活动器材,帮助建设了企业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和电子阅览室;在员工所在社区新建了篮球场、移动式舞台,极大地推动了园区企业文化的建设。

  郑州市总工会对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工会工作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依法、规范地推动园区工会的组织建设,探索出了一条非公企业建会的“郑州模式”。两年多的实践证明,“郑州模式”成效显著,并为大型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和工会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谈到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区建会并发挥其作用的积极意义,张学军认为:

  一是促进了郑州市新型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入驻郑州,有效地提高了郑州市劳动力就业的增容提质,从富士康郑州科技园投产开始,我们就派驻工作队进驻企业,做到与企业建设同步建会。园区工会的成立,切实保障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新型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是开创了工会主席走职业化道路的先河。在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工会充分协商后,郑州市总工会从机关内部推选出一名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工会主席候选人,参与到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工会筹备工作中。 2011年11月11日,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这名干部高票当选第一届工会主席,这是工会干部职业化的有益探索和积极实践。   

  三是摸索出一条郑州非公企业建会的新路子。根据工会组织属地管理原则,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工会同时接受郑州市总工会和富士康科技集团工会双重领导。在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的前提下,郑州市总工会负责对园区工会“指导、协调、服务”,富士康科技集团工会负责对园区工会“人、财、物”管理,做到“条块结合、职责分明”,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工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实践证明,这种跨国公司在本地企业建会模式是成功的,我们在大型非公企业探索出的“郑州模式”,为郑州市、河南省乃至全国非公企业建会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中工网记者 白青锋 素描:法明)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