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郑传海观点
要转变求学观,必须从改变择业观和升职观开始,从中学开始就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干啥都一样,行行出状元,只要出成绩干啥都光荣的思想。
最近,教育部计划引导全国600多所地方院校向实用技术型转型的消息一经传开,企业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纷纷为之叫好。因为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到企业就业后,面临着多重尴尬局面。
一是进入工作状态慢。企业生产一线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或要顶几个“坑”。大多数的毕业生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操作经验,要他们立即进入状态显然不现实,而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量化考核也是以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主。尽管说刚刚毕业分配到生产一线的新员工算是一个“萝卜”,真要让他们马上就能顶一个“坑”确实为难他们了。而量化考核制度则使刚到企业就业的新员工和一线管理人员都面临着一种难以言状的尴尬。
二是学非所用。近年来,一些毕业生面对着与签订就业协议时的愿景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就业后学非所用的困惑,导致有的人思想波动较大,人心不稳,总觉得长此下去,耽误了大好时光,英雄难有用武之地,有的便“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惦记着“东南飞”。一些人不辞而别或调动工作,给从高校毕业后入职的员工和企业生产一线队伍稳定带来的冲击不可小视。
三是用工荒。目前,不少企业面临着招工难,留住招进来的员工更难的尴尬。一方面企业希望能从高校招进高学历、专业对口且动手能力强,或进入角色比较快的应届毕业生,事实上,招进来的应届毕业生中间,有一些难以满足这种要求。另一方面像高职高专或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希望进入企业,却因企业设置的门槛限制,只能望企业而兴叹。
教育部出台的计划引导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向实用技术型转型,这无疑是件于国于企于民有利有益的大好事。然而,要让这件好事真正落地,还需要迈过几道坎。
第一,要转变求学观。长期以来,我国的众多学生家长和学生已经养成了打牢基础,着眼长远的习惯,除了医学和其他高技术专业外,多数应届毕业生高考填报志愿时,都会选择热门专业和综合学科,像高职高专或中等专业院校设置的着眼于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反倒不被看好。在求学观的背后,实际上受择业观的影响,在很多人看来,“实用技术型”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后,想“奔”个白领很难,充其量只能“奔”个高级技师或高级工程师,要想“奔”个企业管理中高级管理岗位更是难上加难。要转变求学观,必须从改变择业观和升职观开始,从中学开始就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干啥都一样,行行出状元,只要出成绩干啥都光荣的思想。
第二,要调整用人门槛。当前,很多大型企业把到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眼光盯在了一本院校和“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名校毕业的学生身上,有的甚至非“211”和“985”毕业的学生不要。这种人才招聘的“高消费现象”无疑助推和误导了众多莘莘学子、学生家长和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说如何招聘和用人是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政府和社会无权干涉,行业协会和政府要根据高校向实用技术型转型的战略,适时调整针对企业资质升级设定的在职员工学历和专业的硬性要求,把招聘用人战略调整到与促进高校向实用技术型转移的战略相一致的方向上来,运用“有形之手”引导企业紧紧围绕高校向实用技术型转型的战略,调整招聘用人思路,把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基本原则放在“实用”上。
第三,要调整薪酬关。绝大多数企业在制定薪酬基本制度和专业职称评定规定时,不是着眼于“实用”、“效率”和“效益”的原则,而是把眼睛盯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学历上,普遍把基本薪酬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与学历挂钩,学历越高,基本薪酬的基数越高,申报评定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就业年限越短。有些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员工哪怕是专业技术水平再过硬,也难以参与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职称评定,而有的持大专学历的员工需要“混”上一二十年才有资格参与高级职称的评定。薪酬制度和职称评定就像两道“篱笆墙”,把虽然专业技术过硬,做的贡献大,但学历低的员工挡在了公平享受按劳分配和公平参与专业职称竞争的两扇大门之外。调整薪酬和职称评定规定,把规定基本薪酬和职称评定向“知识实用型员工”和突出贡献员工倾斜,同样是确保高校向实用技术型转型战略落地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郑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