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做强品牌,编织普惠保障网
//www.workercn.cn2014-07-27 07:23:0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发挥枢纽作用,如广东、上海等地工会运用党委和政府赋予的资源和手段,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协同合作,探索困难救助、维权服务、争议调解、法律援助、医疗互助、心理疏导一体化模式。上海市浦东工会更组建了全国工会系统首家民办非企业组织——上海浦东公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开展特色服务,如北京、湖北、浙江、辽宁等地工会探索多层级服务项目,通过工会服务卡等载体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仅北京就发放400多万张京卡·互助服卡,涵盖学习提升、文化休闲、体检就医、职业培训等15项免费或优惠服务;天津、浙江、广东等省市工会和武钢等企业工会还把职工心理服务纳入保障范围。

  ——成为国家保障有效补充,如云南等地建立起四级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服务体系,从传统的互助互济活动,走向与政府基本医疗保障有机衔接,成为国家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补充。

  时代在发展,工会保障工作也不能停下创新的脚步。全面深化改革将涉及利益关系调整,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不同职工群体需求多元,工会组织形态的变化……研判当前形势,工会干部们有着清醒地认识:保障工作必须在立足履行维权基本职责的基础上持续“思变”,才能更好地为全体职工提供有效服务。

  “传统帮扶品牌受益的是一部分群体,关照的也是劳动就业、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基本需求。让更多职工感受到工会的温暖,必须不断扩展覆盖范围。”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侯继军最关心如何把面对困难职工的“特惠”帮扶,拓展为覆盖全体职工的“普惠”服务,在立足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常做常新。

  沈阳市总工会副主席张梅则更看重,如何实现工会保障工作专业化、精细化。以就业帮扶为例,需要提高就业质量和求职成功率。在继续帮助困难群体、失业人员和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化解产能过剩进程中,产生的转岗分流、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在推动审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中,工会仍有很大的参与空间。”来自广州和济南市总工会的两位保障部长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们认为,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对拖欠工资的监督检查力度、继续研究行业劳动定额标准等,都需更给力。

  当下,工会干部们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社会保障依然不健全,基层工会和企业工会要发挥第一知情人、第一推动人的作用,督促每一个企业做到应保尽保”;“帮扶中心发展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杜绝贪大求全、盲目扩张”;“进一步研究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的制度保障、市民化、素质提升等问题,促进农民工培训、就业、教育、住房、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如何把品牌做大做强并惠及全体职工?怎样编织一张运行良好的服务职工工作网?面对这些课题,需要各级工会依靠探索、创新和实践来作答。

  (中工网北京7月25日电 中工网记者 郑莉)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