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公司始终如一地致力于乘客的安全。”从2009年第一起事故伊始,经历了五年1600余天时间沉默的日本高田公司首度对中国媒体“开腔”回应。
面对质疑,高田坚称“高田公司始终如一地致力于乘客的安全。
12月27日,高田公司在给环球网汽车频道发来的官方回复中,坚称“高田公司始终如一地致力于乘客的安全。”(Takata is fully committed to the safetyof the traveling public.)并对中国消费者首度做出承诺,“有序解决任何安全隐患,欲重获公众与客户的信心。”(The Company is committed to cooperatingclosely withour customers , to address any and all safety issues in anorderly manner and to regain the full confidence of the public and ourcustomers.)
但这样看似滴水不漏、实则避重就轻的回复显然很难令人满意,更加难以打消包括中国车主在内的全球车主的担忧,高田要从这场持续发酵的危机中走出也并非易事。
从2013年起,以生产汽车安全气囊著称的日本高田公司被曝出安全气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有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今年,全球有近10家汽车厂商因为高田缺陷气囊导致召回的问题汽车高达2000多万辆,其中美国市场就高达780 万辆,这家从1987年便开始生产安全气囊、自我宣称累计避免了200 万起安全事故的“安全守护者”,在2014年成为了整个汽车产业唯恐避之不及的“祸星”。
而在即将踏入2015年新年之际,这场由高田所引发的堪称全球汽车产业最大规模的召回风波事态并没有任何平息的迹象,反而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据美国媒体《汽车新闻》11月27日报道,日本国土交通大臣太田昭宏(AkihiroOhta)警告,已造成5 起死亡事故的高田缺陷气囊大规模召回事件将影响消费者对日本制造业以及日本汽车品牌的信心。美国纽约联邦地区检察院正对该公司没有就此向美国有关部门提供准确信息的可能性展开调查。除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展开调查之外,国会众院能源与商业委员会也在开始收集相关信息。
另据日本共同社11月25日报道,深陷安全气囊隐患问题的日本高田公司24日发布消息称,该公司社长斯蒂芬。斯托克(60岁)已于当天辞职。董事长高田重久(48岁)兼任社长。
而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在12月也针对高田气囊隐患发布警示,提醒消费者重点关注各车辆制造商公布的车辆范围及维修计划;并督促各进口车辆制造商须及时排查所售进口车辆是否存在类似问题。
高田气囊门事件最早可追溯2009年5 月,美国一位18岁的女孩儿埃希利。帕海姆开着一辆2010年生产的本田雅阁,在学校的停车场,汽车与另一辆车相撞。气囊展开后,女孩儿被气囊中弹出的一个金属片划破颈动脉。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下来的五年多、历时1600余天的时间内,高田公司一直刻意保持着沉默,对于中国媒体和中国消费者更是三缄其口,使得中国消费者难以全面了解本次安全事件的详细细节。
根据路透披露的数十份高田内部工程报告、宣讲材料、以及电子邮件副本显示,高田公司在截至2011年的10年间生产的气体发生器,难以达到内部安全标准。文件还显示,高田位于墨西哥蒙克洛瓦附近的气体发生器主要生产厂的工程师发现了一系列问题,他们认为这可能导致气体发生器出厂时密封不严,在事故中可能失效。
显然,大企业病和孤芳自傲让高田丧失了对品质的把控力,将自己拉入了一个几乎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高田CEO 高田重久(Shigehisa Takada)在公开声明中表态:
而随着各国陆续启动了对产品隐患的质量调查之后,一直采取回避态度的高田公司不得不从沉默中走出来,其在官网上相继公布了两封面对美国媒体和德国媒体的公开信,在信中,其承认目前有五起因为气囊隐患所引发的伤亡事故,并详细介绍了配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所进行的调查进展情况。但令人遗憾的是,针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其并没有发布任何官方的声明。
其实,高田气囊离中国消费者并不远,根据环球网汽车频道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仅以本田车型为例,其在中国市场投放的雅阁、杰德、凌派、艾力绅、思威、思铭均是装配的高田气囊,但令中国消费者更加担忧的是,中国市场在高田和本田的全球布局中显然并不是处于“优先”的地位,在中国市场的召回要滞后于美国和日本本土市场。
12月16日,本田汽车通过在华两大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宣布将展开两起召回,总计涉及569 ,769 辆汽车,召回原因就是因为气囊存在安全隐患。但环球网记者注意到,本田这次在华召回最早要推迟到2015年的2 月份,而本田中国发言人朱林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答案即是“备件不足”。
根据日本媒体之前披露,本田在日本需要召回超过130 万辆高田气囊车,替换可能存在问题的气囊充气装置,但手头的备件可用于不到30万辆辆车,并且仅计算了副驾驶侧气囊,倘若考虑到驾驶员侧气囊则所需替换件更多。而截至目前,本田在美国的召回数量已经迅速超过了700 万辆。
可以肯定的是,当备件要率先满足日本和美国市场的前提下,50多万的中国本田车主可能还要继续开着贴着高田气囊标签的本田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环球网汽车频道记者就此事专门询问高田公司负责公关的副总裁,但其拒绝就此事进行任何评论。
“高田公司同时将与汽车制造商联合,推进客户安全第一的共同目标。”(“Takata will work in unison with automakers to advance our common goalof putting the safety of consumers first. ”)新晋上任的高田CEO 高田重久(Shigehisa Takada)在一份公开声明中曾经这样信誓旦旦地表态过,相对于媒体的口诛笔伐,或许每天仍面临着安全隐患风险的使用高田气囊的车主们而言,最期望的是这位临危受命的高田公司的掌门人能够尽早地践行自己的承诺。「环球网报道记者沈楠」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