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讯 日前,纳智捷在台湾举办了U5 SUV试驾,试驾期间,新浪汽车对裕隆集团纳智捷项目高管进行了采访。他们分别是裕隆集团副执行长陈国荣、东风裕隆汽车总经理吴新发、华创车电技术中心总经理李俊忠和华创车电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石志杰。以下为访谈实录:
Q:我问一下石副总,之前咱们看的纳智捷所设计的车,跟咱们今天510报上来的设计图,包括刚才咱们看的那两台实车,从外观设计上来说,有很大的跨越,尤其从年轻化,包括咱们之前的“驻笔回锋”,还有灯的一些设计元素,我觉得都挺好的。我关心的是,510的这些车的具体的推行和上市的时间表,包括还有具体的咱们目标非常明确的打市场的这几款车,哪个是咱们的重中之重?
东风裕隆汽车总经理 吴新发
吴总:所以,重点在于上市的时间表,可能要请李总跟陈副执行长这边,看谁来回应。
裕隆集团副执行长 陈国荣
陈副执行长:我简单说明一下,目前计划是这样的,U5这一款在大陆应该是10月份上市,这个大概是今年的主要的重头戏。当然,现有的这些车系,也会做一些精进。现有的车型,包含像S3、U6等等。
同时,针对第三季、第四季,我们争取两款车,电动的EV车,这是我们刚才在看的Crossover的EV,还有一款是SUV的EV。这两款会在明年的第三季、第四季上市。这三款车各自有它的特点,其中一个特点就是U5的AR的延伸,会在那时候,应该是世界首创,会聚焦在AR跟AI的互动。
再来一款就是2019,有SUV的外型,有MPV的空间,三排座。所以,我想大家一般SUV的三排座,只能讲1+2,很难讲说正三排。所以,诉求对象跟原来不一样。所以,2019年上半年会争取SUV的外形,然后MPV空间的这三排座,我们把它叫做SUV和MPV的cross。
接着就是我刚才报告的新的动力系统,新的平台。第一款车预计在2019年底,这是我们目前的目标,就是大家戴3D眼镜看的那一款,那一款车争取在2019年年底。
在之后,刚才我们看的比较更大型的SUV。在这个尺寸之下,我们会有一个更大的多元的MPV。刚刚看的这一款,它是以两排座椅,也会有三排座长座。然后会共用一个平台,再去做一个大型的MPV。这个MPV会跟现在刚才的SUV的比例不太一样,它基本上应该是定位在GL8之上的。然后之后,会有一个轴距大概是2米8,车长是4米6,这样子是一个比较另类的SUV。大家看这个比例。用我们大家的话说,戴3D的眼镜,这款SUV是车长4米8,轴距2米8。所以,我们会有一款更创新的车型,但是概念不是用过去的任何一款SUV。
再来就是我们一直还没有定的,过去大陆市场都是以轿车为主,现在以SUV为主。我们预估三五年后,SUV可能会有两个质变。一个质变就是我们今天谈的方向,因为早期大陆SUV标杆,一些豪华的SUV,所以造型都走上高大上。所以,50万人民币也高大上,20万也高大上,现在5万人民币也高大上。我们会觉得这个趋势会改变,就像台湾早期,比如说LV,大家从皮具上看到它的logo。然后后来世界各地来了很多仿冒品,人人都戴。到现在你们在台湾看,没有人戴LV了,已经摒弃了。
所以,我们觉得SUV的变化,一个就是会从现在高大上,将来更多元,比如我们U5,就是黑科技SUV,刚才3D看的SUV,就是SPORT SUV。所以在造型的比例开始,因为你这个高大上在马路上太特质了,没有辨识度,你如果不仔细看一下那个商标,根本就没办法来辨认。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是第一个改变。
第二个改变,我们认为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SUV三五年的话,大家把细分市场都布齐之后,下一个成长是什么。我们另外一个思路是,过去可能轿车进展到SUV,所以你现在很习惯SUV的高座、清视野等等。现在SUV很多款,某个角度来讲,内装豪华化变成一个必须。下一步整合掉,怎么做,从高座回来不太容易,但是高坐姿未来走向sport,是一个方向。所以,我们另外一个方向,可能会走一个跨界的高坐姿的轿车,或者是新的方向。因为这样的话,它的控制会更好,因为车子降低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你会发现我们未来的车型比例,车宽,拉到20:19。那么按照这个比例去做高性能、高坐姿的轿车,这个我们还没定。所以,在未来的新推出五款车,可以数得到,从U5开始,两款电动车、三排座SUV,还有SUV和MPV的跨界等等。 在新的平台,用3D眼镜看的是一款,刚才车台上看的是两款,还有一款是大型的MPV。当然,我们不把这个轴距长短算进来,再来就是基本上没有转型,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还不敢向前深入,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创新和尝试。再加上我们刚才提到了,如果走这个方向,车重减轻了,风阻降低了,当然我们刚才报告的动力系统,从0到100会4或者5秒的体验,它应该是有机会去在系统上让纳智捷带动一个新的趋势。但是投资很大,现在不敢做决定。
所以,今天这部分没有给大家呈现,在这几天,我们进行一些互动,也许你们可以给我们一些意见,后续的怎么定。当然,如果再进一步想,纳智捷未来五年只有这四款车吗,应该不是。为什么,因为现有的车系总是要改型,所以现有的车系改型会持续。
Q:我想问一下领导,首先纳智捷其实之前的话在我们大陆,大家都很熟悉的,中间有两三年时间,很安静。我想知道这两三年发生什么事情,现在突然间有这么大一个产品出现,510计划,雄心勃勃的,包括储备的产品又很多,一下子重新再进来,让大家重新再认识。进去以后,我想知道纳智捷这种新的形象,有没有一个目标对手,大概在国内的话,我们的竞品大概是什么样的车型。然后希望我们的用户对纳智捷形象是一个什么样的认知,什么样的态度,是一个豪华品牌,还是高科技品牌,还是时尚品牌,还是实惠品牌?谢谢。
左:华创车电技术中心总经理李俊忠;右:裕隆集团副执行长陈国荣
陈副执行长: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回到纳智捷的初衷,这个品牌的创立,我们过去在谈日系车、美系车、欧系车,所以当时我们有一个使命,我们希望做一个华系车。正如你刚才所谈的,一开始起步不错,后期这几年没做好,这个也是我们要做检讨的。并不代表我们这几年没在做,只是这几年我们在累计很多能量。我想就向各位媒体老师讲,我们展现这一些成果,包含几种动力系统,还有新的平台开发系统,现在有专车认证,大家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
所以,过去都是在累积这些资源,只是过去因为很多因素没办法推到市场去。现在把过去这几年累积的资源,展现给大家。
回到你刚才提到的问题,我们虽然过去这几年没做好,但是我们对这个初衷还是没放弃,我们一直往这个方向走。所以,刚刚介绍的这些产品,不管道路系统、智能化,然后用体验的开发方式来看,我们一直在坚持这个方向。至于重新再出发,客户会有什么样的认知或者市场会有什么样的评价,或者说我们竞争者到底是谁。我会觉得这个部分目标很清楚,就是这个品牌创立的初衷,但是我觉得要一步一步的,因为过去没做好,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时间,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肯定。
所以,U5是我们重新再开发的第一步,刚刚也介绍了它的一些优势。另外一个是我刚才在简报的时候也提到,我们也很清楚知道现在的问题。产品资源都不足,定位不清楚。只是一开始定位清楚,这几年模糊。所以,就意味着,我们的营销网络、通路、资源都不足。
所以,我们乘用车就是刚才提到的,每一款车都要做到自我代言。这个自我代言不是只有把车子开发出来。开发车出来,推出新车,意义不大。因为市场上每一个月推新车有很多款,为什么大家会关注?所以必须要做到自我代言。所谓的自我代言,就是本身开发会有技术创新,会有本身我们做到的亮点。这个亮点又会来自于我们中国自己的品牌,我觉得它应该有机会被消费者更多的肯定。
所以,我刚才提到,在U5,我们领先全世界发明的AR,这是一个变化。明年,我们领先全世界,从AR走向AI,这是个亮点,还有其他的亮点,这个就是对我们后续每一部车都有亮点。一直到新平台的时候,我想这个亮点不只升值,在本质上的动力性和新平台上面,又是一个亮点。至于我们的竞争者是谁,本质上面我们竞争者,我们用体验式的开发,某个角度讲,就是对标新品牌。
所以,你会发现我们所有的参数,为什么刚才提到的发动机跟宝马对标,平台跟保时捷对标,但我们对外不会这样传播,我们只是我们自己在开发的一个对标。至于这个对标你用体验的开发方式,第一个,你产品的亮点,所以就会被社会大众所关注。你开发出来的东西是从消费者的体验,就会形成口碑。有口碑之后,就会有传播就会有更多的量,有更多的营销网络进来。
然后接下来,一步步往后面的产品和新时代的角度,也许我们有机会就从我们的品牌的定位,从自己现在的自主品牌一步步增加到合资品牌等等,品牌定位是消费者决定的。车厂、开发单位你可以有企图心,可以设定那些目标,来超越你的竞争者,来作为自我期许。
客户对你的肯定,对你的定位,那个是市场角度,那个是客户角度。这一部分假设客户肯定我们快一点,我们品牌提升就快。如果客户对我们的评价,跟我们内心有落差,我们就继续努力,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回到品牌DNA的定位。LUXGEN这个品牌,你注重细节,客户体验,那么,以我们的智能、节能,跟我们的动力系统,跟我们客户的核心的开发体验,这个开发的流程,开发的情况,然后对焦消费者的需求。
华创车电技术中心总经理 李俊忠
李总:我简单说一下,品牌本身的DNA是很重要的,DNA是一个基础。这几年,因为品牌DNA淡化了,甚至失去了原来的优势,现在是把这个DNA再抓回来。尤其在智能引导方面,大家讲的AI方面,不断的强化。另外是节能方面,包括新能源、油耗、加速性,整个平台,全新在做。这个过去我们不只是汽车,各行各业,在大陆也好,在全世界很多企业都发生过这样的波折,到最后又回过来。
我举个更简单的例子,不讲我们国内的企业,讲福特,在2008年的时候,重新回到“一个福特”的概念,首先回到品牌当时的原始的积累,就是回到品牌的最基础的定位跟它的DNA去匹配。而且不断地挖掘,不断地聚焦,不断地强化,不断走在前端,这样一个变化。过去这几年,因为这个部分大概是有一点松掉,或者大家没有人注意这个方面,这个是我们抓的方面。
第二,定位在哪里,除了刚才我们从技术上、开发上,各方面有这样的对标,但是刚才讲的,其实我们的竞争者不是别的品牌,而是我们的竞争者是消费者在未来的需求是什么,才是我们的竞争者。
如何挖掘出未来真正消费者用户所需要的,更具有前瞻性的,更具有差异性,而且对他的体验是更加的良好,不断的能够超越自己现在的期待,这个就是我们要做的。我有这个胆子,要完成这个目标,抓住这个重点,才是真正在市场上未来大家肯定的,能得到消费者的肯定。所以,我们真正的竞争者是我们的自己,跟消费者的需求跟期待,大概是这样,我简单做这样一个说明。
Q:我想问石副总,咱们都知道,现在汽车设计一方面兼顾造型和美观,还有空气动力学,我想知道现在设计这个U5 SUV的时候,是怎么样权衡外观设计,以及燃油经济性,包括实用性的。
石副总:这个问题很大,当然在所有的目标性,在设计的开头的时候都已经设定好了,这些都是技术的东西。当然,我们做一些设计的准则大概是,个人也在行业呆了超过25年,所以当然也知道准则在哪里,很多时候是经验值。经验值下面,事实上能做出很多不一样的设计。比如纳智捷的设计,从来好像很少被人家讲说,什么什么山寨的味道,这些设计都是相当高的。每次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我们都跟设计师说,什么是新的,有新的开发出来。有任何一点点跟别人,有一点点类似的味道的话,其实在我这一关就已经被过滤掉了。
因此在这个造型的选择上,实际上有它的特色。做车本来就是一种,我称为叫做最佳的CUP。CUP什么意思,最佳的compromise,最佳的优化,没有一部车是真正的完美的车型。我们只要针对性,针对客户对,我们就对了。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在走。所以,U5我们一直在瞄准年轻人的时尚,年轻人的运动,从目前的反映来看,应该是有朝那个方向在进行,那个目标继续走。
所以,不晓得有没有说到,刚才有一点笼统的,可是这个真是很大,目标精确,然后自然而然的知道是说,在哪一些地方做最佳的选择。
记者:也就是说,你的设计都是,基本上每一个设计都是原创性远高于其他,然后创新的程度是最佳的一个妥协。妥协之中,又有最佳的创新,大概是这个意思,我帮你做一下解释。
石志杰:还一个是车型不一样,比如说你刚才谈的风阻,因为在当时的设计,因为后续是节能,节能跟风阻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U5来讲,跟我们新平台,刚才3D眼镜看的,比如说那一款的话,它的风阻考虑是时速要到250以上。然后希望能够做到造型最酷,希望能够挑战全世界SUV的高速,就会有这样的参数目标。
为什么要定这样的参数目标,希望有一天它定位是运动型的,这样的初衷。U5来讲,我们不会去思考时速250以上。所以相关的指标是不一样的,发挥空间也不一样。刚刚提到的那款车,考虑到时速250的时候,它的造型的空间就会有所限制,但是对他们的挑战就是,一开上去不可能做到这么低的风阻,然后就是妥协。然后因为这样的内部的讨论,我们各自希望能够设定指标极大化,可以让这个团队不断地进步,不断的尝试,这个是往上开发的动力。
Q:你好,我想请问一下,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支持,让一些优势资源的投入,然后来支持这些战略在整个国内市场的一些优势。
陈副执行长:我想就像我一开始跟大家报告,纳智捷是来自于实力的传承。当然必须有它业务集团的发展更大的规模,等等。在这么多的事业里面,自主品牌是一个使命传承。所以,我想我们上次严执行长直接接受媒体采访,他说纳智捷是一个使命。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因为有这么多的事业体,我们花最多的资源,聚焦到纳智捷这款车上。
对东风裕隆来讲,东风和裕隆,两边股东的资源,都可以提供。我想这是我在组织结构调整上的事情,就是让它市场化。在它市场化之后,除了裕隆派吴总以外,东风是派财务主管。但是对裕隆来看,我们在研发的准备上面,我想刚刚谈到的,我们大概除了变速箱,传统发动机和变速箱,我们是和爱信合作,所以,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一台,就是新四代,2.0的变速箱,但是电动车的减速器我们是自主开发的。
所以,换个角度讲,在研发的资源和投入上面,你可以看到,我们从小车到大车,不同的区隔,MPV、SUV等等,上面可以看到新能源都是我们自己投入。投入的方向和目标,就像你刚才谈的,这个就是我们对于东风裕隆纳智捷,作为股东方最大的一个支持跟承诺。
当然未来这个过程里,如果东风有另外的股东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提供,我想这个对东风裕隆来讲,也是一个好的资源。所以,因为过去我们沉寂几年,现在我们希望做得更好。我想这次请大家媒体老师,为什么请到台湾来,应该我们要到大陆去跟大家做互动,做报告。但是如果到大陆去的话,大概整个PPT三分钟结束,你就没办法看到实车,没办法亲自试驾,没办法自己去体验。所以,我们请大家来台湾。希望大家看到我们准备的东西,有更标准的指导,我们以后再出发的时候,会做得更好。
Q:是这样的,刚开始在做简报的时候说到,U5这个车型是针对更多的90后,但是又说90后是无法定义的?我们其实通过哪一种特质,这个特质又不是我们说的动感、时尚这些东西来打动90后,这个U5车型的特质是什么?
第二,这是您的产品,我相信每一个工程师对他的产品,一定有一些些的遗憾,或者有更多的最满意的地方,这两点分别是什么?你对U5这个车型最满意的车型和有遗憾的是什么地方?
第三,刚才说到,之前对于整个车身的轻量化做得不太好,现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我想请您举那么两个小例子,我在哪个方面做轻量化,材料上或者结构上,我是怎么样做的,零部件做了哪些动作,把车的轻量化做了一些改变?
陈副执行长:我们在这个跟年轻人接轨这个地方,事实上我们知道年轻人很难去定义的。所以,你会看得到我们推出那么多颜色,实际上都在尝试着给年轻人多方面的选择,加上我们将来以后会有这些所谓的BUT,我们有很多不一样的配件,不一样的搭配,事实上我们到现在好像有六十几种的选择。我相信六十几种选择里面的组合,一定会有90后年轻人所喜欢的其中一款。所以,我们不是就你看到的这些而已,还有很多的组合,不一样的组合,还在后头。所以,这是对年轻人多样化的一个方面。
吴总:第一点我帮他补充一下,你们在这几天会看到,因为我们刚给台湾媒体试车,你会发现我们主打的车是轻量化。那我们打从心里都知道轻量化占的比例不会大。现在我们突破我们的车色,我们接单比例,轻量化占比并不高,但是我们是主打轻量化。有一些车,你要让它认知,要有一些不协调跟冲突。这个车子不会是传统车型,但是你如果把传统的颜色,红色、蓝色、白色、黑色等等,你拿来跟年轻人沟通的时候,肯定不行。所以,我们刚才提到,这个活动上有两难,我们做一些尝试。
另外,可能跟造型不见得有关系,但是有一些接近的就是说,这个是我们把U5里面的一个主要价值在推,除了个性化以外,另外推AR,这个是我们要做的。因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在变化,已经不像我们这个年代,他已经都是在这种电路、视听的环境上成长。可是汽车的这个试验田,大家比较在意。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内饰,车厂一直没有把这个定义放进来。所以,我刚才报道,我们发明的AR VIEW,AR VIEW不是功能而已,我们是体验,是互动。
我们放在U5的时候,我们要做这个互动方式,慢慢展现在内装、造型方面,这个是要做的。我想我举这两个例子来谈,我们在规划U5的时候,我们的想法。接下来,请继续。
陈副执行长: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年轻人很多的痛点,我们就帮他们做了,用AR,用这些技术上面解决他们的痛点。在造型上面,他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车子最突出,你可以去做,比如做个试验来看,把U5放在所有的车堆来看,一看就看得出来。不仅它的造型特别,颜色特别,种种细节都很特别,让我们觉得说,这个是眼见为凭,吸眼球最重要,颜值最重要,颜值就是突出。它也打破了很多小型SUV的界限,它不是工具化,是运动化。
所以,让年轻人运动,活动,马上就能连接到U5,我觉得这是精神的关注上,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觉得应该是感到比较自豪的一点。当然上面很多的细节是首创的,比如眼线式的方向灯,各位去看看。
Q:眼线式的方向灯,还有你的AR,这次都是独创的,还有尾部的设计,前面的线条,这些都是很特别的,非常有它的个性,但是又有它的功能。这个又是独创,又是创新。接下来,轻量化这个部分?
李总:刚才问到轻量化,像刚才在讲纳智捷的车,以前的车给大家感觉好像比较重一点,但是它的安全性是很高的。我举两个例子,我们在设计上面的一个考量。实际这是在U5最主要的,因为设计的时候,怎么样不去增加重量能够增加安全性,这是我在做轻量化的考量。我们一般轻量化是这样,我们今天如果打造安全性的问题,我就必须在哪个地方做好。
所以以前蛮简单,纳智捷之前的车,我们确实是因为要做到这边,加主墙板之类的东西,然后去打造安全性的问题的效果。可是这样的结果造成重量加重。所以,在U5的体现上讲,就变成我们在整个结构的设计、断面跟搭接的部位,用了很多的措施。然后用这个部位去做,让它的结构上来讲,做到安全问题的效果。
第二,我们也挖掘一件事情,以前在做每一个零件搭配的时候,因为一般以前,把它搭起来,最多在工厂上开发电焊,把它压起来,看起来就是一个工艺。可是我们发现,如果原来的管线是不搭界的,是硬被这样咬合下来,其实那样的一个结构是有落差的。所以,我们这次在每一个零件的精度的管理上,从设计开始,跟配套上,包括以及最后的生产这边,就会几个重点,部位重点零件,都有特别的要求。
简单讲,这些零件在你到那个车身工厂挂上去的时候,产品打造起来的时候,都要能够搭好。这样的方式去做的时候,我们发觉它的结构强度会更强,因为搭建的关系,我们这样做到这个程度,那个结构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在简报的时候特别提到,我们U5拿到欧洲去做,用64公里的速度去做碰撞试验,也能做到很好的呈现。
我想各位老师这几天在试驾U5车的时候,我相信你们应该也会体会到一件事情,它的底盘,因为这个车开起来很平顺,对路况的一些反应各方面,我们认为在操控各方面都能做到,除了底盘的悬吊,各方面的系统做好之外,其实就是刚才讲到,车体的刚性,顺畅性的一致性,连贯性,必须要达到很好的水准。
我想这几天媒体老师在试开U5的时候,我们不能讲我们做得多好,但是从这几天台湾媒体老师在试开U5的时候,也对U5的底盘,操控各方面的体现,觉得不错。我想这个表现就会反应我刚才讲的,在做轻量化结构的设计,在做工艺的搭建,整合的这件事情,其实我们下了不少功夫,在U5得到体现。当然未来跟新的品牌,我们这边会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石副总:我再补充一下,可以提醒一下,不管是U5,还是U6,实际上正侧面看都有一种态势。我们追求一种态势,这种态势是运动、往前冲,在静止的时候,看起来像动的样子,那个流动感是我们在追求的目标。在造型上,比较注重造型上的设计。
陈副执行长:我补充李总讲的,因为你刚才问的两点,李总诠释得很好。我想从结构上讲,节能,车子要轻量化,但是轻量化要更安全。当然轻量化很多人就把板件变成碳纤维,也要兼顾成本。纳智捷现在的品牌定位,我不可能去拉高我们的价格。比如说,在台湾,U5的定价大概是14.5万到17.5万人民币,在大陆,可能会关心价格,利率比台湾低不少。所以,你不能在这个价位上做我刚才讲的,把碳纤维做轻量化,但是你又必须轻量化,又兼顾成本。
从我们角度来讲,我们的碰撞的测试会更好。但是你车身的重量,会有一些降低。当然,一些消费者问我说,你们为什么不这样做,本来汽车研发就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我们U5做到这样程度,你看新平台的时候,我们新平台要求就更严苛了。因为未来速度要快,所以最好结构上,大部分通过平台去解决。设计上让车身扮演的角色降低,车身只是用于造型,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下一代的汽车中提高安全性,控制成本,然后风阻系数更低,使得它的性能更节能。
Q:我有一个问题是关于U5的,大陆的SUV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自主品牌在价格方面很有优势。比如昨天的那个风神AX4,它的起售价是6.68万,然后我们U5预售价是7.38万。然后针对这种问题,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会有更低的价格。
第二,相比大陆自主品牌,哪些方面,首先SUV市场,U5相比自主品牌有没有更多的优势,或者说特别的优势。因为在这个价位,大家可能更在意的是价格,当然除了价格之外,看U5有没有更强的实力。
第三,刚才听到吴总说,台湾的价格相比大陆要高了一些,这个价格除了一些关税,还有制造成本的问题,将来在大陆生产同样的U5,会不会有一些变化,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
吴总:这个小型SUV的竞争,目前大家都公布了新的价格。我们现在是预售阶段,也是刚开始。其实接下来有没有惊喜,就看各位这次体验下来给我们的反馈,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惊喜。如果说各位给我们一个惊喜,我们就会有惊喜,这个是很重要的。这是我想一个简单的回应,我们希望会有惊喜。
第二,在两边,因为税制的价格不同,但是我们基本上两边的工艺,一致性是相当的。我们想,这个也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我们的优势在于,AR这一块优势,大陆的纳智捷品牌方面,跟台湾这块基本上是相当的,我们还会在大陆这一块,增加上所谓的自然语音的控制方面,还有远程遥控的部分,应用在大陆地方用户的需求,我们在这两块上会做一个特别的加强。所以,这两天,譬如说AX4价格也好,我们还会做一个不一样的考量。各位这几天亲身体验之后,你的惊喜是如何。
最后,我想未来怎么样把市场上做得更大,强调它的特殊性跟它的独特性,也希望大家这几天试驾之后,体验出来,告诉我们,我们所展现的,包括今天除了所报的亮点之外,还有哪些更好的亮点让大家觉得更值得扩大宣传,或者可以更加有它的符合我们年轻消费者更在意的。然后我们也会以双色的车身,主要作为我们的主打的车型。因为我觉得这是小型SUV以它的外观,外形来看,它的双色会更加凸显它的外形的特色。有别于现在一般的其他的这种所看到的小型SUV。
那么,刚才也看到,整体的这个性价比上面,相当不错。我们在内地这边,我们初步做的性价比的情况来看,我们自认为也是不错的。所以,这块大家这几天的体验之下,可能再看一下整个各方面智能化的功能,还有架构性的特色,还有整个整体的质感跟技术性,都会有它的价值所在。我希望到时候大家得到的结果是一个非常好的,你们也认为是超乎我们的期望跟想象。我们也希望在未来,我们给市场的反映也是一样,超乎期待跟想象的一个惊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