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近年来,江苏省阜宁县总工会注重把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作为弘扬劳动精神、为职工赋能的主抓手,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孵化器”、“聚宝盆”效应,使工作室由“一人冠名”向“众星攒月”转变,由“单打独斗”向“团队攻坚”拓展,汇成了阜宁一道亮丽风景。
阜宁供电公司汇智创新工作室,由江苏大工匠、全国职工创新能手赵云峰领军。自2006年创立以来,发明各种专利30余项,且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技能性和创新型人才,有13人取得工程师职称,有8名团队成员走上中层干部岗位,3名成为部门正职。2013年工作室被省电力公司表彰为“优秀创新工作室”,并升格为省公司级工作室。在其影响下,全县20多供电所成立了100多人的技术创新攻关小组,开展技术交流、课题攻关等活动,营造出“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源、时时是创新之机”的浓烈氛围。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很好地印证了这句话。这个以江苏省劳动模范、阜宁县沟墩禽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杨进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在杨进的领军下,大胆开拓创新,倾情服务社员群众,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培养出68名农民经纪人,成了全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领头羊。目前,合作社会员已达636人,饲养蛋鸡存栏量超过1200万羽,组织销售禽鸡蛋17000多吨,销售收入达1.8亿元,让千余农户走上致富路。在9月份开展的“万企联万村.劳模助振兴”活动中,他主动和陈良镇三烈村签订了有关农产品销售合作协议,受到了广泛赞誉。
位于阜宁县板湖镇工业区内的灵氟隆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陈迎妹劳模创新工作室”,是2019年8月底以阜宁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迎妹的名字命名创建的。几年来,工作室在陈迎妺的带领下,始终致力于对企业职工,特别是女职工开展技术传帮带,培养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执行力强的创新工作团队。短短的一年时间,获得了2项发明专利,特别是开发出了能填补国内空白的聚四氟乙烯长丝圆丝化,解决了下游针刺滤料企业在针刺过程中对长丝的强力损伤,从而保证了针刺滤料产品的强力稳定性。她充分调动工作室8名骨干成员的积极性。围绕多个创新课题,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实现了单机增效、人均增效,提高了成品率,为企业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东方滤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旭东带头建起了全县第一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先后获得了12项国家发明专利。在他的带动下,阜城滤料产业园内的15名各级劳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带领职工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攻关、技术协作等活动,不但为企业人才孵化、科研创新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还为企业带来数千万乃至上亿元的年收益。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恒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正香,县劳动模范赵和莲、殷为清、蒋文树,县“金牌职工”陶建平等,他们在荣誉面前不自傲,在技术传授上不保守,都主动以“传帮带”为已任,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近百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眼下,该县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孵化器”效应凸显,由此催生出各类技能型人才720余人,每年研发的创新成果50多项。今年县总命名的15名“金牌职工”中,70%是在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崭露头角、脱颕而出的一线工人。(唐瑭 周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