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大国工匠-正文
郑朝阳:经过我手的生产零件达到了“零误差”
//www.workercn.cn2017-08-31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为改进工艺,郑朝阳自行设计制作了一个加工壳体的工装,并在检查工装尺寸是否合适。

▲郑朝阳在仔细刃磨钻头,钻头刃磨的角度决定着加工零件的精度。

  2015年,在“九·三”阅兵导弹方阵中,就有两种新型导弹在生产中使用了郑朝阳打造的工艺装备。“在电视里,当使用我们打造的工艺装备的两种新型导弹方阵经过观礼台时,我心底的无限自豪感和崇高使命感油然而生。正是这份对航天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面对困难时不惧怕,支撑我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急难险重的生产任务。”郑朝阳说,“打造了无数火箭、导弹的零件,却从未现场看过它们飞向天空,希望有机会可以到火箭导弹发射倒计时的现场,亲身感受升空时的激情。”

  一件小小的零件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至少要有4道工序:定周长、打眼儿、去毛刺、窝圆,一步也不能放松警惕。为了攻克手工制作的缺陷,拿到设计图后,郑朝阳根据材质特性、零件功能、误差后果,在产品上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抠……这只是郑朝阳29年工作的缩影。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在默默打磨零件,从联结套筒刻线到倒棱机,从导线固定环到电感固定环,在29年的反复实验、改装中,诞生了大大小小的工艺装备,有了这些模具,革新了100多项制作技艺,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我始终坚信,活都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自己这么做,也要求徒弟们这么做,踏踏实实把活干好是第一位的。”郑朝阳说。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