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大国工匠·名人堂

薛生金:甲子春秋铸就国大师

中工网记者 尹文卓
2018-06-15 09:01:49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人物档案:

  薛生金,山西平遥人,1937年8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漆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漆文化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山西省漆器行业协会会长,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晋中市民间工艺美术学会名誉主席。

  一甲子六十载,有人从咿呀孩童走过大半人生准备颐养天年,薛生金也在这一甲子间从风华正茂的少年变成了耄耋老人。而他也在这一甲子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平遥漆艺有了很大发展。

  学徒,师傅

  1958年,平遥县手工艺联社平遥漆器厂建立,二十一岁的薛生金入厂,开始了六十年的漆器制造生涯。

  当时与现在不同,工种划分不明确,刚进场子的时候什么做,可谓是“哪里需要哪里搬”。因厂子里老师傅们不让他们做成品,恰好有一次薛生金拿到一块削下来的漆器,就自己偷偷在上面练习,不敢让师傅看到。直到做好,薛生金才将习作拿给师傅看看,指点一下哪里不足。他始终记得师傅看到他习作时惊讶的表情和“好好干”三个字。那一次,他画的是贾宝玉。

  薛生金说,他一直住在厂子里,以场为家,每天十二点以后才睡觉,只为练习画线条。除此之外,他还自行购买国画书籍练习基本功。在他眼中,漆画同样需要国画、工笔画作为基础,而这些绘画手法的学习积累也为薛金生日后在漆器制作手法上的创新提供了基础。

  得益于少年时有过的绘画经验以及刻苦努力,薛生金在漆器学习方面比其他学徒快上一些,常人三年才能做东西,而他半年的时间就学会了全部技艺,第二年就能够自己做一些东西。到了1962年,老师傅家中有事,薛生金便成了能够带徒弟的“师傅”。

  传承,创新

  堆鼓罩漆,这是一项明末清初是为顶峰的漆器工艺,却遗失在历史之中。曾经有人看到了这种工艺,便问以出口为主的漆器厂有没有这种工艺的作品。面对失传已久的工艺,老师傅连连摇头,只说不会。

  如果不是薛生金,或许我们没有机会再见到这种失传多年的工艺。1964年,薛生金用一个月克服不知道用什么材料的困难恢复了堆鼓罩漆的工艺,并将产品出口海外。薛生金印象十分深刻,第一笔订单是在广交会上,订单四万元。

  除去堆鼓罩漆这项工艺研究恢复,薛生金还先后创造了平遥漆器的三金三彩、三色金、堆鼓彩绘、青绿金碧山水、沥金、沥银、沥螺等工艺。他在总结继承传统漆艺的基础上兼取诸地之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种流派。他创作设计的作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老师傅基本不画山水,主要画人物。”他说,“山水画属于国画。”青绿金碧山水工艺便是他将漆器特点与国画想融合的工艺。其特点为青绿山水阳面有金边,而阴面则没有。

  薛生金不拘泥于工艺上的创新、传承,同样致力于理论研究。他撰写的论文《推光漆器的源流发展浅说》、《平遥的纱阁和泥人》曾在《山西工艺美术》杂志上发表。

  1997年,60岁的薛生金退休,离开了工作数十年的厂子。退休后的他并没有在家颐养天年,而是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继续漆器制作以及工艺的打磨、推广。

  薛生金名声在外,许多人慕名而来学习漆器制作。具有多年带徒经验的薛生金传授技艺的时候会从基础图案上讲起,每种图案怎么画、山水构图、人物五官比例如何等等。在他看来,漆器的制作并不难,难的是设计。很多人学习漆器往往会制作不会创作。

  “带徒弟像学校学校老师那样尽力而为,把大家带好。思想方面不强调,主要教技术,自己以身作则。”谈话间能够发现薛生金不是个善于言谈的人,相较于语言教育,他更加倾向对徒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工作室中,他的徒弟们不叫他“师傅”,而是叫他“爷爷”。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却承载了截然不同的意义。在这些学艺的孩子们眼中,薛生金不但是传授技艺的师傅,更是照顾他们的长辈。

  从60年代至90年代共培养了100多名艺徒,其中高级工艺美术师3名,中级工艺美术师8名,国家级大师1名,省级大师5名。因影响大,90年代曾有人提出过“乔门薛派”的说法。

  在薛生金眼中,尽管自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在他看来技艺传承不应是家族性的,甚至不曾想过让孩子们学。“虽然别人觉得很好,但觉得自己的技艺苦。”他说。

  然而,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两个儿子依旧走上了漆器制作之路。

1 2 共2页

来源:中工网
编辑:王砚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奋斗·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莫文蔚:25周年后的中场 没有休息

      5月31日,莫文蔚正式推出她的新专辑《我们在中场相遇》。相比5年前,用一张翻唱专辑和一张精选专辑纪念她出道20周年,这次在25周年这个节点推出的专辑,则是一张全新的作品。对于一个歌手来讲,没有什么比这样的专辑,更适合来表扬自己的功勋和战果了。

  • 李娜重返草场非奢望

      2014年9月李娜宣布退役,作为前中国网球一姐,李娜表示自从退役之后自己可能总共只打了10次网球,“我本身完全没有复出的计划。” 李娜此前在访谈中也曾表示过,如果说要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那肯定是不可能的,“甚至连0.1%的可能也没有”。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罗方顺:“牛人”开创“牛事业”

      罗方顺出生于1974年。由于家庭贫困,他14岁就辍学了。15岁那年,父亲意外身亡,这使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后来,罗方顺只身去广东打工赚钱,在深圳一家食品加工厂干了10年。

  • 郑荣昌:“跨界”是我的人生标签(商界传奇)

    “跨界整合资源是符合未来中国‘一带一路’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稀缺资源。”他为中国留学生指明了出路,“你要跟国家政策密切配合,‘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词是医疗、能源、城镇化,‘十三五规划’的关键词是体育、教育加文化,这些领域都大有可为,挑选一个与此相关的专业,刻苦钻研下去,回国不愁没有工作机会。”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