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
一句“为国争光” 他用了近40年
王严
大洋网讯 从业余健身迷、健身房经营者到成为中国健身健美国家队主教练,亲眼见证世界健体赛场升起的五星红旗,59岁的王严整整用了40年。
既不是专业运动员也不是体院科班出身的王严,清晰地记得,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一个体弱多病的年轻大学生为了改善体质和内敛的性格而健美,老师给他写了四个字:为国争光。能让中国人在世界级的健身健美舞台上发光发亮,成了王严人生追求的最大梦想。
今年5月,王严和三获世界健身锦标赛冠军的爱徒郑少忠一起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界最高荣誉——“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2015年冬,匈牙利布达佩斯,世界健身锦标赛男子健体比赛上,中国选手郑少忠获得男子健体172cm级别组金牌,实现了中国在世界健身锦标赛上冠军零的突破。
并非“高大壮”
当赛场上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泪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郑少忠的教练、已年近六旬的北京人王严的眼睛。
59岁,身高1.65米,体重130斤,黑发,一对招风耳,目光精干。初见王严的人,只觉得他像一个锻炼有方的普通街头大叔,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健身教练,还培养出了中国的世锦赛冠军。实际上,王严不仅是中国健身健美国家队教练、中国健美协会教练委员会副主任,自己还多次蝉联北京市健身冠军。
如果用武侠的比喻,徒弟世界健身先生郑少忠像大侠乔峰,身形并非“高大壮”的王严更像深藏不露的扫地僧。
健身健美在国内属于“冷门”,既非奥运项目,也非亚运必选项目。健身健美国家队从队员到教练员平日都各有工作,只在比赛前召集入队训练。
2015年,在北京开了十多年健身房的王严第一次进入国家健身健美队做教练。从那时起陪徒弟出国比赛,他也要自费几万元在交通、住宿上。而背后,则是家里人从父亲到妻子、女儿对他的支持。
2015年郑少忠夺冠后,有人说是中国人的运气好,王严不服。
第二年,在波兰举行的国际健美联合会(IFBB)世界健身锦标赛男子健体比赛中,郑少忠获得男子健体174cm以下级冠军和全场冠军。也是中国人第一次在世界健身锦标赛中获得的全场冠军。
全场冠军,通俗说,就是在赛场上“冠军里的冠军”。
2017年,王严带着比赛的郑少忠又第三次获得世锦赛冠军。
“俗话说,事不过三。我就是想证明给别人看,我有这个实力,三次冠军并非偶然。”王严说。
体弱少年的健身路
从20世纪80年代,北京街头最早的一批健身爱好者到成为帮助中国人在国际健身赛场实现零的突破,王严的一切来之不易。
王严笑说自己从事健身健美,却是因为一个最老套的原因:体弱多病,在班级受欺负,想通过运动改变体质。
他是地道的北京人,从小在北京理工大学的大院里长大。父亲是医生,母亲也是大学职工,家里除了他,还有一个弟弟。他却自小体弱多病,肠胃不好,仅小学二年级前,就得过两次黄疸型肝炎。因为瘦小得病,小学里总是受到“歧视”。
由此,父亲带着他和弟弟一起运动,开始跑步、滑冰、武术、体操、爬山等运动。当时,北京理工大学来了不少工农兵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健身运动风气特浓。
1978年第一次夏季高考,王严被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为了强身健体,王严把锻炼作为终生运动。20世纪80年代,北京地坛开了一个健身班,20岁出头的王严抱着好奇心参加。每月5元的健身费在当时也算不小的开销。虽然在民国时期,就有中国人参加健美比赛。但在当时,健美对普通中国人还是一个陌生概念。
“第一次训练课后,整个胳膊感觉粗了一圈,充血肿胀,挪动起来好像不是自己的。”王严说。除了带来的身体的变化,还有心理上的。当时来练健美的人,都是男性,还没有女性。各个年龄职业层次都有。一句“哥们,练呢”,当时健身班里互打招呼,让原本性格内敛的瘦弱书生王严,因为此而与人打开了交流的话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