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气候变化行动峰会,再次将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推向国际治理体系的“风暴眼”。这次被视为是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以来最重要的气候大会,为国际社会就这一议题展开对话提供了最新舞台。观察台前幕后的种种热闹,既让人欣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已成为国际合作的优先议题,对打赢这场攻坚战充满希望;同时也难免感慨问题之复杂、矛盾之突出、重重困惑远未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注定将是一条漫长之路,理性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
此次峰会的背景是气候变化挑战的急迫性和治理行动的缓慢性形成鲜明对比。峰会召开前发布的一系列科学报告显示目前气候变化形势严峻:2014—2019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5年;2018年全球排放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各国承诺的减排目标至少需要比以往增长……然而,现实却是《巴黎协定》通过以来,应对气候变化仍以纸面空谈为主,不论是单边行动还是国际合作都少有亮点,反倒负面消息频出,如美国声称要退群,巴西因亚马逊雨林火灾而导致国家形象受损。有报告犀利指出,如果不改变目前的一些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进程有倒退风险。
某种程度上,与气候变化危机进行的战斗正处于“至暗时刻”。因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希望此次峰会的召开能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也就是从坐而论道到切实行动。从已经公布的峰会各项成果看,有关如何做的承诺确实比以往显著增强了。有59个国家签署了增强版的气候行动方案,还有11个国家已经开启了内部实施进程,并将气候行动方案列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中。对于本次峰会新增的目标——即2050年之前实现二氧化碳净的零排放,65个国家和欧盟、10个地区、102个城市、93个企业、12个大型投资者对此都进行了承诺。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对于那些不遵守巴黎协定的国家,法国将不会与他们开展新的贸易谈判;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提出了一个600亿美元的新计划,以推动未来10年加速向清洁电力转型。金融业同样有所行动。旗下管理着合计2万亿美元资产的机构投资者组织,承诺在2050年之前实现向碳中和投资组合转型;代表24个国家和地区开发银行的国际组织,承诺将在2025年之前动员1万亿美元资金用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承诺会行动是否意味着一定会行动?有所行动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会产生积极效果?这些不妨慢慢观察。然而,相关行动中已经体现出了某些值得警惕的苗头。一是过急,几近丧失理性。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意大利的教育部长公然要求学校将学生上街参加气候变化抗议活动作为不上课的合理理由对待。这无论如何都不是理性正当的行动方式。二是过于僵化,甚至有“一刀切”的嫌疑。如《巴黎协定》协议允许各国选择自己的能源来源,决定自己认为合适的气候目标,但在不少发达国家政府、投资者和环保人士眼中,对能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同等对待,一律对煤炭进行妖魔化,忽略煤炭是可以清洁高效利用的事实,盲目将去碳化等同于去煤化,甚至等同于去工业化。这并非现实合理的态度。
中国传统智慧提示我们:面对气候变化这一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议题,一方面需要行稳致远,欲速则不达;另一方面也要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共同责任的底线就是遵守《巴黎协定》,不轻易撕毁协议。中国认真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义务,如期实现提交的自主贡献目标,坚持走高质量增长和低碳发展之路,就是承担共同责任。有区别的责任意味着应该尊重和正视国家之间的现实差别,饿肚子的国家和不饿肚子的国家、低地国家和高地国家、风能资源丰富的国家和煤炭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行动的目标和方式上都应适当有所区别,循序渐进,切忌指望其一蹴而就。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