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前不久,渭南市法律援助工作站协调解决了一件拖欠6名农民工两年4.6万元的劳资纠纷案件,仅一周时间就接待并协调解决职工、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3件,涉及职工20多人。
渭南市近年来不断创新职工维权模式,建立职工法律维权联动协调机制。早在去年12月初,渭南市总工会在先期调研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市人民法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司法局及市总工会领导参加的协调会,要求市上要先建立起职工维权联动机制,逐步向各县(市、区)延伸。随后,市总工会、市人民法院、市人社局、市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职工法律维权联动协调机制的实施意见》,规定凡是涉及职工利益诉求等案件的审理,均由职工维权巡回法庭受理。
如今,各县(市、区)相继成立“三站一庭”成功调处了一大批劳动争议案件。如澄城劳动仲裁庭开庭审理一起红旭煤矿陕南农民工伤残案,依法支付该农民工伤残金29万元;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01件,全部得到解决,其中调解达成协议的占90%,裁决的占10%。大荔县工会“三站一庭”揭牌仪式的当天劳动仲裁服务站就接待了5名职工,职工群众高兴地说:“我们的事有人管了,再也不用跑冤枉路了。”“三站一庭”成立以来,全市工会共接到职工来信来访200多件次,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法规咨询82人次,调解劳动争议纠纷30余件,审理劳动争议案件8起,为职工赔付拖欠工资、补偿金、伤残金80余万元。
渭南市总工会不断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市县两级工会尝试推行的职工维权“三站一庭”新模式,可以说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支持,工会搭建平台,相关部门参与,调裁审相结合”的社会化维权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工会成立了职工权益维护领导小组,10个县(市、区)工会依托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设立了职工维权“三站一庭”,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及推行这种维权机制的初衷,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王荣举告诉记者,随着该市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多种灵活用工制度的产生,企业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动争议和上访案件不断增加。如何更好、更便捷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和确保一方稳定平安,成为市工会急需破解的难题。
当初,渭南市总确定条件成熟的韩城先走一步,大荔、富平、澄城、蒲城等条件较好的县(市)跟进,并由市总领导协调解决职工维权联动机制筹建中遇到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市总工会在指导工作中不搞千篇一律,而是要求县(市、区)工会结合区域特点,创新维权形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澄城县去年4月将援助中心迁入县人才市场,他们借“人社执法台,唱职工维权戏”,去年7月又设立了维护职工权益“两厅(庭)一站一中心”。即:澄城县职工维权大厅、县人民法院驻县工会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县司法局驻县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职工培训中心。职工维权大厅包含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劳动监察服务站、劳动仲裁服务站等32个窗口,他们还为职工建立了维权联系卡,形成了“党政支持、资源共享、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方便职工”的一厅式服务模式。富平县工会在援助中心建立了“两站一庭”,在全县建立了以企业工会主席为成员的劳动保障监察联络员队伍,将劳动争议调处关口前移,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降低企业和职工维权成本,提高案件调解率;还在全县各企业实行了职工维权联系卡,职工在就医、入学、住房、维权等方面实行一卡通。大荔县工会在援助中心设立“五站一庭”,增设了困难职工民政服务工作站和职工信访接待服务站。白水县、大荔县工会“三站一庭”工作人员每周三天集中时间接待职工,调解、审理劳动纠纷。临渭、潼关按照“三站一庭”要求,增加工作内容,完善工作设施,通过发文稿、张贴告示等形式大力宣传,扩大知晓面,方便职工群众维权。
可以说,渭南市各级工会“三站一庭”这种维权模式是工会积极参与创新社会化管理、构建社会化大维权、拓展深化援助中心职能的有益实践和探索。(本报记者兰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