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刘兆岐:退而不休的卖鞋专家(组图)
//www.workercn.cn2013-12-25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言传身教

    将平生所学奉献社会

    荣誉面前,刘兆岐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不断完善自己,找出差距,利用各种机会与同事、领导切磋请教,总结经验,并使之系列化、理性化、规范化,从而形成便于操作与借鉴的具体措施。

    在接待顾客上,他要求自己必须做到三点:即一观察、二分析、三开口。根据观察获得的顾客身份、审美观点、购物要求等信息,向其推荐符合其年龄、身份特征的商品。在语言技巧上掌握好三讲、三不讲。三讲就是与顾客眼光相触时主动讲话问好;顾客购物产生疑问时主动讲话答疑;顾客需要帮助时主动讲话帮助。三不讲就是顾客立足未稳不要滔滔不绝介绍商品,免招人烦;顾客面对商品沉思时不要讲话,免显无礼;顾客走马观花浏览商品时不要讲话,免无意义。

    在推销技巧方面,他总结出四比方法:即比质量、比价位、比牢固、比美观。他的“德、信、知、勤、息、巧、情”的“服务七字诀”,更是开创了商场素质服务的先例。

    这些行之有效的实践,使他成为同行、同事竞相学习的榜样。1998年,他应邀到东安市场去传经送宝,当场签署38个师徒协议。目前,这些徒弟中,有的成为北京市劳动模范,有的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有不少人成为集团的服务技术顾问。此外,他还参加北京市《劳动者之歌》演讲团等活动,向同行及社会做宣讲,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毫无保留讲出来,供人们学习参考。

    「对话刘兆岐」

    只要真诚待客

    到哪儿都有天地

    记者:您的职业生涯是从厨师开始的,但在有了经验之后,又在过了不惑之年时转行当商场售货员,对这样的转变您有什么感受?

    刘兆岐:如果没有市场的改变、没有企业的转型改革,我也会从一而终,在餐饮行业干一辈子。40多岁后又改行,从头做起当售货员,确实需要勇气,要敢于挑战自我。

    当然,那时我可以不当售货员,凭我的资历在餐饮业也能混得不错。但是,我就是想试试自己换个行业行不行。另外,受那么多年爱岗敬业教育,我对企业又很有感情,所以,我不忍心离开。

    实践证明,做服务工作,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只要有一颗真诚对待顾客的心,走到哪儿都自有一片天地。

    记者:现在的消费市场跟10年前、20年前有很大的不同,对营业员来说讲究服务技巧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兆岐:最重要的是以诚待客,只有心诚才会尊重顾客、研究消费,适时、适当地为顾客服务,才能不断地创造新的服务技巧。

    以鞋为例,在商品奇缺年代,不仅鞋的款式少,卖到最后时号码也不全了,但是,大一号、小一号都有人买。大一号能凑合着穿,小一号可转让给亲友。现在就不同了,商品多得很,你服务不好、不尊重顾客,人家就到别处去买。

    我们商场的彭晓燕在当营业员时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天,她从外边回来看到一个农民工拎着工作帽站在锅系列柜台前,但没人理他。她就主动与他搭话,并应其要求向他介绍3000多元的锅的特点,同时,她还一一演示该锅的炒菜、做蛋糕等功能。费了半天事,但这位农民工仅说声谢谢就走了。

    当时有人说:“你没看他是农民工,能买吗?演示一下就得了,还试验那么多品种!”

    彭晓燕没吭声。但三个月后,这个农民工又来了,他找到彭晓燕说:“我到过很多地方,没想买什么东西。看您服务这么热情,我买那口锅来了!”

    瞧!这就是以诚待客的效果。(赵新政)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